善的寺僧交涉時,冷晴一直安靜地站在一旁,但之前梁笙瀟聽見“無塵大師”四個字時的反應,冷晴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自打冷晴認識梁笙瀟起,冷晴還從未見過樑笙瀟似剛剛那般迫切的模樣,簡直就像是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天降祥瑞一般。
冷晴是意外來到這個異世的,所以冷晴自然不知道那位無塵大師是何人,但冷晴想了想,只覺得能讓梁笙瀟做出那般迫切的反應的,無外乎就是梁笙瀟或許認識那位無塵大師了。
而梁笙瀟果然不負冷晴的期望,當即便朝冷晴如是微笑著應道:“無塵大師可是天成大陸上百年不遇的佛學奇才!在天成大陸上,幾乎無人不知無塵大師名號!有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能聽無塵大師講經,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
話至此,梁笙瀟忽然頓住了話音,毫無疑問地將冷晴的好奇心勾了起來。但冷晴卻沒有急著追問,只是安靜地等著,等著梁笙瀟自己將話接下去。
那方,見冷晴沒有追問,梁笙瀟到也不覺尷尬,只眉眼含笑地看著冷晴,用帶著幾分自豪意味的語氣,如是續道:“無塵大師還是家師的知交故友。”
聽完梁笙瀟在賣了下關子後補充的這句話,冷晴頓時就瞭然了。於是,就見冷晴抿唇笑看著梁笙瀟,用一種瞭然於胸的語氣微笑道:“原來如此……”
不過說幾句話的功夫,梁笙瀟和冷晴便已經走到了臥佛寺的大齋堂門前。繞過大門緊閉的大齋堂,沿著一條小徑走到盡頭,便是臥佛寺的大禪堂之所在。
臥佛寺大禪堂的佔地面積很大,堂內沿著牆根一圈是一熘靠牆擺放的灰色蒲團。在堂中央的位置擺著一張蓋著黃布的圓桌,桌邊地上有一隻包了黃布的蒲團,桌面上擺著一尊木雕的地藏菩薩像和數盞琉璃制的蓮燈。
地藏菩薩身下騎著一隻獸,叢集獸之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這隻獸便是諦聽是也。
諦聽乃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透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在名著《西遊記》中便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諦聽的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是人們想象中的動物,又被稱為“九不象”。
梁笙瀟和冷晴初初趕到大禪堂門外的時候,大禪堂那扇古樸的兩扇開的大門緊緊閉著,但透過大禪堂大門兩側一排洞開的窗扉,卻恰好能看見大禪堂內的幾十名僧人正安安靜靜地坐在堂內沿著牆根擺放的蒲團上閉目禪修。
冷晴不懂什麼靜坐禪修,原本是打算上去敲門的,卻被梁笙瀟一抬手間給攔住了,說是不能打擾僧人禪修。冷晴想一想覺得誠然如此,便和梁笙瀟一起在大禪堂外靜等。
因為前不久才下了一場驟雨,此刻天空雖然放晴了,太陽也重新露了出來,可是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卻很高,連吸進肺裡的空氣似乎都是溼漉漉的。
冷晴雖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自小過的就是煙雨迷濛的生活,但冷晴卻不太喜歡這種溼漉漉的感覺,總覺得渾身似乎都被浸在了水汽裡一樣,渾身都不舒服。
許是為了轉移注意力,又許是等得有些無聊,冷晴忽地開始打量大禪堂附近的環境。
大禪堂背山而建,大禪堂後面就是一座高高的山坡。大禪堂附近則是一圈品種不一的樹木,許是雨停的時間太短,那些樹木的枝葉上,有些甚至還在滴答滴答地滴著水珠。
冷晴原還想借著打量大禪堂周圍的環境來打發時間的,可奈何這寺中環境十分簡單,饒是冷晴一點一點地細細看過去,也不過幾息的功夫就將大禪堂周圍的環境看了個徹底。無奈之下,冷晴只好繼續盯著大禪堂內那些打坐禪修的僧人們看。
過了沒多久,忽然就見大禪堂內一直閉目禪修的僧人們紛紛睜眼,而後相繼起身離開蒲團,開始圍著堂中央擺著的那尊地藏菩薩像轉著圈地疾步而行。
冷晴站在窗外看著,愣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低聲問梁笙瀟:“他們這是在幹什麼?”
“諸位師傅在跑香。”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梁笙瀟如此低聲回答了冷晴的疑問。
然,冷晴到底不是修佛之人,不懂得佛家術語,聽了梁笙瀟的話卻是更加茫然了,神色有些愣愣地重複了一句:“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