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其右者……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全才”,經過文學家、藝術家千百年來的“加工改造”,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人物。
小時候,受民間文藝的影響,曾有很長一段時間, 曹操在我心中也是一名“盜賊”、“小人”與“奸雄”。直到接觸他的詩文之後,才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實在難以想象,對百姓疾苦有著強烈憂患與哀憐情懷的人會是一名盜賊;“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怎麼也不能相信,懷著這樣遠大志向與昂揚進取之心的作者會是一名小人;再看他的一首《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詩言志,歌詠懷。沒有廣闊的胸襟、澎湃的激情與歷史的滄桑,寫得出如此氣勢磅礴的優美詩篇嗎?如果曹操是名奸雄的話,我倒想見識見識,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曠世奸雄”!
其實,歷史上一直流傳著兩個不同形象的曹操,一是以陳壽的《三國志》為代表的歷史學家筆下的曹操,其敘述、描寫與評說較為客觀、真實而公正;一是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文學家、藝術家筆下的曹操,臉上被塗抹了一層厚厚的白粉,扮演著竊國盜賊、奸臣小人的角色。而臉譜化的奸相曹操在民間所產生的力量、影響與效果要遠遠超過歷史學家筆下的真實曹操。
曹操曾以一己之力在戰亂紛紛、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改變了歷史的程序與走向,而歷史又以一種潛在而深刻的力量改變了曹操的真實形象,這種互動發展滾雪球般地向前滾動著一直滾到了今天,乃至在我們眼前構成了一道真真假假、虛虛幻幻、奇異別緻的獨特“風景”。
曹操的真實形象到底如何? 他臉上的白粉是怎樣被後人塗抹上去的?是否與他本人有關而“咎”由自取?他對歷史的改變以及歷史對他的改變又是怎樣構成了一種頗有趣味的互動關係?……探討並回答這些問題,正是本文的目的與主旨之所在。
二
曹操生前死後一共留下了三大謎團:一是身世之謎,二是評價之謎,三是墓葬之謎。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一名宦官。宦官,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獨有的畸形“產物”,一個正常的男人被閹割後在宮廷中專門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員,並賜予一定的官職官品,這種變態男人、王朝“家奴”就叫宦官,也稱太監。宦官沒有性生活與生育能力,哪來什麼後代?也許是為了讓這些“家奴”們更好地為皇族驅使、“服務”,東漢規定宦官可以娶妾養子,養子與親子一視同仁,享有襲爵傳封之權。當然,這娶來的妾不可能有正常的“夫妻關係”,只能算是聾子的耳朵——一個擺設而已;而養子沒有血緣關係,也只能是名義上的。宦官們就在這種所謂的“家庭”與“親情”中獲得一種虛幻的情感慰藉與心理滿足。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面對歷史的雙重改變(2)
曹騰早年就進宮當了宦官,侍奉過東漢末期五個帝王,是一名頗有資歷的宦官“###”,在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任大長秋。曹騰雖為宦官,但有權有勢,能夠被他收為養子,這對許多窮苦人家或家庭沒有多少“背景”的孩子而言,肯定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因此,曹操的父親曹嵩被曹騰收為養子後,頓時“一登龍門,身價百倍”,歷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臚,官至太尉三公。曹騰死後,他又依例承襲費亭侯。
東漢時宦官弄權,作威作福,民怨甚大;又因他們帶有恥辱的生理缺陷,常為人們所不齒。曹操就出生在這樣的一個特殊家庭,雖然得到過不少實惠,但其身世總不是那麼光彩,特別是與劉表、袁紹、袁術那樣的顯赫皇族、世族、望族一比,就更是顯得相形見絀了。
若以國人歷來“攀龍附鳳”的傳統考稽曹操遠祖,也有黃帝之後、姬姓之後、虞舜之後三說。可是,不管抬得多高,那都不是曹操具有血緣關係的真實遠祖,而是他“幹爺”曹騰的遠祖。既然做了曹騰的養子,他父親自然得將過去的名字改頭換面,連原來的姓氏也一併拋棄了。於是,曹操的真正遠祖也就無從考稽了;即使能夠考究個所以然出來,恐怕也難以堂而皇之地進入史冊。因此,有關曹操的身世,就有了“莫能審其生出本末”的說法。於是,曹操自打娘肚子裡一鑽出來,就背上了身世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