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第二次考試孩子的成績成了第十五名。爸爸說太好了,你原來是最後一名,現在一下子考到第十五名,你 簡直太聰明瞭,爸爸從來沒有像你進步這麼快過。孩子一想這算什麼啊。第三次考試他考到了全班第五名,他 爸爸說我太佩服你了,你的進步速度簡直太快了。這個孩子後來拿到了全班第一名。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學習不好的孩子都可以透過這個方法使孩子取得好成績,但起碼這個方法能使孩子的 學習態度發生很大的轉變,學習畢竟是他自己的事情,只有讓他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明白父母一直在支援 和鼓勵著他。他就會覺得學起來有勁,而不是整天緊張兮兮的,提心吊膽的。

分數只能說明某一方面的能力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教育新聞,大意是說一個讀四年級的孩子因為成績差,班主任要他轉學,說他 的成績影響了整個班級的成績,同時也影響了學校的聲譽。這個孩子被老師勸退後,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每天 還是與別人一樣去學校,不過是徘徊在校門外,等到放學時才回家。

看完這段新聞後,我心酸不已,我們都是父母,即便是老師也都有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成績差 ,而被學校拒之門外,你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事實上,在一個班級中,差生是永遠存在的。他們雖然學習不 好,卻不一定沒有任何優點,作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孩子身上閃光的地方,使他們找到屬於 自己的位置。而不應該以成績論英雄,成績不好就將他拒之門外。縱覽古今中外的名人,被認為不聰明和學習 不好的大有人在,更何況我們普通的孩子呢?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許多的父母僅僅拿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只要成績好,孩子 一切都好;只要成績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長的這種思維方式和評價標準也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的健康成 長,他們揹負了太重的學習壓力,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或偶然在考試中失手的孩子,迫於大人的壓 力往往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導致自卑心理的產生。他們在生活中有很強的挫敗感。就是一些本來學習好 的孩子,由於某種原因而無法再保持在班級裡原有的名次和位置,如果此時的家長不能正確對待或正確引導, 孩子便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

一位正在上初三的孩子在他的日記中曾這樣寫道:

總說不拿分數衡量學生,而那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話又是誰常常說的?家長在一次次地受教育過程中漸漸 覺悟了,我的孩子只要成績好,分數高,就是老師的眼中花,就會有高人一等的貴族血統。雖然這荒謬的理論 在眾多的家長那裡不置可否,但我們的隔閡就是在這裡產生的。

我們要利用假期去打工,父母就會說:“現在不是賺錢的時候,影響學習”;我們要去郊遊,父母就會說 :“一整天又荒廢了,沒法看書了”;我們要去看電影,父母就會說:“現在的電影不適合中學生,別把時間 耽誤了”;於是我們就假裝說去學習,父母這次說“乖,別分心,抓緊時間”。可實際上,我們去溜冰了。

這樣無奈的事實,能怪誰呢。父母和我們在同一個戰壕裡,我們又怎麼忍心看他們為我們的學習日漸憔悴 。我們努力老師表揚,家長高興。可我好想說:“爸爸媽媽,我不想丟掉手中的畫筆。”但我放棄了。為了家 長的厚望,我放棄了許多夢想。於是,我與他們的溝通少了,我的書本多了,屬於我自己的時間幾乎沒有。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己變得傻乎乎的,眼睛模糊了,戴起了厚厚的眼鏡。我不願再做沉默的羔羊。我竟 為贏得自由而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場被一條條深深的壕溝隔開了,這深深的壕溝,刻進了彼此的心裡。從 此,兩代人便在這被壕溝隔開的同一片藍天下生活著,心卻離得越來越遠了。

孩子的日記是多麼的發人深省,又是多麼的讓人心酸,然而令人慶幸的是,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家長並不“ 一成績論英雄”,他們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鼓勵孩子將這些優點充分發揮,終於獲得了驕人的成績。

我曾經接觸過一位家長,由於他家孩子的數學成績差,所以經常被我們的老師找來談話,可這位家長說, 我兒子雖然數學成績不是太好,但是他的作文卻寫得非常出色。主要原因是他除了大量閱讀之外,在日常生活 中還注意細緻觀察。有一次,我帶兒子和他的同學一起到公園玩,我注意到在玩的過程中,我兒子所提的問題 總是很多,觀察事物也非常仔細。

印度洋發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