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一直以為這是大人所應當關注的事情,從來沒有想到過給孩子講這些。直到有一天我和 兒子的姥姥在電話裡講起這件事,姥姥問海嘯是怎麼回事時,我想也沒有想就說,誰知道啊,大概就是天災人 禍吧。不料兒子馬上接過電話說,姥姥,海嘯是因為在海里面發生了地震造成的,然後便有板有眼地給姥姥仔 細地做了分析。我驚奇於兒子對事情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後來,兒子還寫了一篇關於海嘯的作文,在《北京晚 報》上發表了,慢慢地,隨著學習興趣的提高,他的數學成績也變好了。
所以對孩子來說,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只能說明 某一方面。而我們要培養的並不是考試機器,而是心智健全、善良美好的人。而當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還很脆弱 的時候,對於他身上優點、長處的發現和肯定,對他該是多麼重要。父母一定要把一種健康的觀念傳達給我們 的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你肯定他好的地方,他只會越來越好,而不 會越來越壞。尤其對那些長期被單一的成績標準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孩子,這種肯定將會對他的一生都產生影響 ,他會獲得自信,他對自身和他人的判斷也會變得豐富、全面。
也許你的孩子將來不會有高薪優職,不是所謂的“社會精英”,那又有什麼關係,社會就是由不同特點的 人組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他會開拓他自己的世界。一個人若有快樂安靜的人生,你就不能說他 的人生是不富足的。而一個長期被認為一無是處的孩子,他的內心在受到粗暴踐踏的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扭曲 ,滋長怎樣危險的心理,那才是真正值得憂慮的。
家長的付出和孩子的成績不可能等同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長對於孩子的投入也相應地增加了。家長們普遍認為自己 小的時候學習條件不夠好,因此吃了虧,所以就盡力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環境,希望他們能夠利用這些取 得優越的成績。但是總是有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於是父母就覺得很不理解,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要什麼給 什麼,為什麼孩子學習還是上不去呢?一個家長就曾經向我表達過這種困惑。
她說,她家的孩子今年14歲了。從4歲讀幼兒園起,在生活上就從來沒有比別的孩子差過。上幼兒園時,進 的是全市最好的幼兒園,讀小學時,上的也是全市最好的師大附小。可孩子的成績卻總是上不去,為此她感到 特別的困惑。前不久,是孩子14歲生日,她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
可當孩子把成績單放在她面前時,她不由得怒火中燒,直到現在仍然耿耿於懷。原來孩子的成績單上有好 幾科不及格。氣得她當時就把那份生日禮物甩得老遠。
她說,為了孩子的學習我什麼招數都使了,可以說是威逼利誘無所不包。激勵的辦法、刺激的辦法、威脅 的辦法,所有這一些好像都沒有起到作用。為什麼?
於是,我對這位家長說,你的心情我非常瞭解。天下父母心,父願子成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 生活得好呢?可是,父母的付出與孩子的成績是不能等同的。
首先,家庭經濟好,確實能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與學習器材。因為家庭經濟好能為學生提供齊全的 裝置,給他的學習道路鋪平和清除障礙,讓他專心於學習上。
例如我曾在一部電視劇中看到這一事例:孩子的父親是一家公司的總裁,而且這家公司的效益很高,因此 他家很富裕。他父親就為他的學習購買了國內外最先進的學習裝置供他學習用。他也不辜負他父親,學習成績 在班上乃至在學校裡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家庭經濟好確實能為學生學習創造好條件,從而使學習成績節節上 升,但是家庭經濟好也能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使他(她)不能專心讀書,整天泡在網咖、遊戲廳裡,結交一 些社會上的小混混。這樣怎麼能使學習成績好呢?
其次,家庭經濟差,不一定代表這個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就差。有的學生家庭經濟差,但他們有堅定的信 念,堅信讀書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因此他們就埋頭苦讀,整天鑽研,不懂就問。因此學習成績就很好,經常受 老師的表揚,還常拿到學校的獎學金。
家庭經濟好壞就等於學習成績好壞是不正確的,是片面的。同樣的道理,父母的付出與孩子的成績也不是 等同的。當我們在為孩子創造各種各樣的學習條件時,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千萬不要以為,家庭條件好,孩 子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