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而不願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願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願少數商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革命本身是為了建設,破壞與建設正是革命這件事情的兩個方面。他說:“革命之破壞與革命之建設必相輔而行,猶人之兩足、鳥之兩翼也。”這是完全合乎歷史實際的。
第8節。
對於這場論戰,《新民叢報》後來自己作出瞭如下的結論:“數年以來,革命論盛行於國中,今得法理論、政治論以為之羽翼,其旗幟益鮮明,其壁壘益森嚴,其勢力益磅礴而鬱結,下至販夫走卒,莫不口談革命,而身行破壞。”而立憲黨人則“氣為所懾,口為所鉗”。
這就是說,中國人民從痛苦的經驗中終於懂得,改良主義在近代中國是行不通的,要爭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必須義無反顧地走上革命的道路。必須首先以革命的方法變革腐敗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從事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富裕。
所以,就20世紀這一百年來說,毛澤東就說過:“上半個世紀搞革命;下半個世紀搞建設。”逄先知、金衝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648頁。…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三、資本主義建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
(一)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歷程
中國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們珍惜它的光榮的過去;他們不能容忍外國侵略者對它肆意蹂躪,不能允許它由於積貧積弱而走向滅亡。如何挽救祖國的危亡,實現國強民富?這就是近代中國的先進分子反覆思考的問題。
對於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期的中國人來說,在救國這個問題上,唯一可能得出的答案就是學習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因為中國封建王朝對於外國侵略者的屈服,已經宣告了中國封建主義的破產,宣告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不可能成為中國人民團結禦侮的有效武器。“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階級的現代國家。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向日本人學。”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曾經描寫了鴉片戰爭失敗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怎樣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歷程,並且指出:“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0頁。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領袖洪秀全,並不是中國向西方尋找真理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封建階級中的開明派林則徐就已經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注意瞭解西方的真實情形了;在林則徐主纂的《四洲志》基礎上編寫了《海國圖志》的魏源還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當時他們提倡的學習西方,主要是著眼於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還侷限於生產力的領域。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把這種向西方的學習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不僅是因為他借用西方基督教的某些形式,從農民鬥爭的需要出發對它進行加工改造之後,創立了拜上帝會,以此組織群眾,向封建統治階級發動了英勇的攻擊;也不僅因為他頒佈了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天朝田畝制度》,而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正意味著為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開闢道路;而且還因為他明確地支援了洪仁�凇蹲收�縷�分興�岢齙腦諡洩�⒄棺時局饕宓母倭臁:槿詩認為,英、美、法等“外國人技藝精巧,國法宏深”。他說,俄國彼得大帝由於曾“到佛蘭西學習邦法,火船技藝”,因而“大興政教”、“聲威日著”,使俄國成了“北方冠冕之邦”。“日本邦近與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項技藝以為法則,將來亦必出於巧焉”。這些都是值得中國師法的。他不僅提出要向西方國家學工藝技術、興銀行、辦工業、開礦藏、設新聞官書信館等,而且主張“準富者請人僱工”,對於窮人“則宜令作工以受所值”,即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政新篇》曾經洪秀全批准後公佈,洪秀全並曾在該書上多處寫下了“此策是也”、“欽令此策是也”等的批語。
康有為是維新運動的領袖,他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是在西方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他說過,他自己由於“覽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