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是中產階級。但他之所以覺得有必要寫這麼一本書,很大的原因就是,貧困已不再是多數人的處境,並有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之勢。
我們將要看到,有資料可以支撐這些觀察家的觀感。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個中產階級社會,這一色彩要比20年代的美國要強烈得多,也要比今天強烈得多。儘管社會不公正仍無處不在(南方仍是隔離制度的天下,而且在全國,毫不掩飾的種族主義與歧視婦女是普遍現象),但普通工人及其家庭有很好的理由認為,他們正在分享這個國家的繁榮成果,而這是前所未有的。此外,與前一代人相比,富人的富裕程度大大降低了。
經濟史學家戈丁與馬戈將20~50年代期間美國收入差距的縮小稱為〃大壓縮〃(Great pression),這表現為富人與勞工階層差距的急劇縮小,以及工人工資差別的縮小。他們故意用這個提法,以與〃大蕭條〃相呼應,這也很合適的:與大蕭條類似,這場收入差距的縮小是美國史上的決定性事件,使我們的社會與政治發生質變。然而,〃大蕭條〃雖至今仍被我們銘記,〃大壓縮〃卻已基本被遺忘。中產階級社會的出現曾像是虛無飄渺的幻夢,但隨後就被視為理所應當、不足為奇。
現在我們生活在第二個〃鍍金年代〃,戰後時代的中產階級社會在快速消亡。傳統智慧認為,這雖不是好事,但卻是由我們無法掌控的力量帶來的。然而,〃大壓縮〃的經歷卻有力地反駁了這種宿命論的看法,它證明了政治改革能帶來更平等的收入分配,並在此過程中為民主創造更健康的氛圍。
讓我就此再多言幾句。在30年代,與今天一樣,針對採取措施緩解不平等的呼聲,保守派的一條主要反對論據是,做什麼都於事無補,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政策可以明顯提高勞工家庭收入佔國民收入的份額,或者即便可以這麼做,也勢必會破壞經濟。然而,富蘭克林·羅斯福與杜魯門卻以一定的方式成功地促使收入與財富急速被再分配到社會下層,從而使美國社會比之前要平等得多。並且,經濟不但沒有因為這場再分配而遭到破壞,〃大壓縮〃還奠定了一場延續一代人的經濟大繁榮的基礎。如果他們當時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今天也應該可以再現他們的成就。
BOOK。←虹←橋書←吧←
第21節:大壓縮(2)
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稍後我將探討幾種可能的解釋。現在,先讓我們對〃大壓縮〃之後,即1955年左右的美國景象做一番更細緻的審視。
中產階級國家的畫像
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紐約長島的〃黃金海岸〃……曾是〃長鍍金年代〃的〃北岸〃富人區、共和黨的金融樞紐,已然勝景不再。一些大廈或是早已被賤賣;或已被推平,為中產階級的標準化住宅區騰出地盤;或已被改造,供各種機構使用(鄉間俱樂部、療養院、宗教靜修所至今仍佔據那裡的很多大地產)。其他大廈已被送給非營利機構或政府,以免於繳納房地產遺產稅。
〃那些傳奇地產死於誰手?〃長島的報紙《紐約日報》(Newsday)在剩餘建築的指南手冊中問道。該報的回答大體正確:〃三個沉重打擊:聯邦所得稅的出現;〃大蕭條〃的經濟損失;美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使家僕工作的吸引力降低……維持這種舒適的生活方式原本需要大量傭人。〃
如果〃黃金海岸〃的大廈代表了〃長鍍金年代〃的長島,那麼在20世紀50年代代表長島的,無疑是1947年動工的Levittown這一典型的戰後郊區。
以今天豪宅的標準看,威廉·萊維特(William Levitt)當年修的房子都很小:最早的雙臥室戶型只有750平方英尺的生活面積,沒有地下室。但這些都是私人的、單棟的住房,配好了洗衣機和其他家用電器,對美國的勞工階層而言,這些住房所提供的生活水準在過去是遙不可及的。而且這些房子建在郊區,說明普通家庭必定擁有私家車……1929年未畢如此,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則是確定無疑的了。
萊維特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將戰爭期間用於修造兵營的建築技術應用到民房上。但萊維特之所以認定他修的房子會有大眾市場,就是因為美國經濟的重心急劇下移,而事實上,他的判斷也是正確的。富人在1929年擁有的購買力一去不返,普通工人的購買力卻遠勝過以往的任何時期。
比較20年代與50年代的統計數字,是有些靠不住的,因為在福利國家出現之前,美國政府覺得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