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顧忌的、夜鶯的嘹亮歌聲,猶如波濤一般,與夜露的涼意一同流進屋裡。
三十四
在拉夫烈茨基和潘申爭論的過程中,莉莎沒有說過一句話,可是在留心聽著他們的話,而且完全站在拉夫烈茨基這一邊。她對政治問題沒有多大興趣;然而那個文質彬彬的官員過於自信的口吻(他還從來沒有像這樣發表意見)卻使她反感;他對俄國的蔑視態度使她覺得好像受了侮辱。莉莎腦子裡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不過她跟俄羅斯人很投脾氣;俄羅斯人的思維方式讓她歡喜;每次母親田莊的領班進城來,她都毫不拘謹、以平等身份和他一談就是幾個鐘頭,一點兒也沒有貴族小姐的架子。這一切,拉夫烈茨基都感覺到了:他本不會起來單單反駁潘申一個人;他說話只不過是為了莉莎。他和莉莎誰跟誰也沒說過什麼,就連他們的目光也很少碰到一起;但是他們倆都明白,這天晚上他們彼此已經十分親近,也明白,他們的愛與憎是相同的。只在一點上他們有分歧;不過莉莎心中暗暗地希望能引導他信仰上帝。他們坐在瑪爾法·季莫菲耶芙娜旁邊,好像是在留心看著她打牌;而且他們也的確是在注視著她,——然而他們每個人心中的感情都在不斷增長,而且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夜鶯在為他們歌唱,星星在為他們閃爍,被夢、夏天的愛撫和溫暖催眠的樹木也好像在輕聲絮語。
拉夫烈茨基完全沉醉在使他心情激動的感情的波浪之中,——而且喜不自勝;然而語言不能表達一個姑娘純潔的心靈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對於她本人來說,那也是秘密;就讓它對於大家也始終是一個秘密吧。誰也不知道,誰也沒看到過,而且永遠也不會看見,負有生長和開花使命的種子在大地的懷抱裡是怎樣灌漿和成熟起來的。
已經打過了十點。瑪爾法·季莫菲耶芙娜和娜斯塔西婭·卡爾波芙娜上樓回自己屋裡去了;拉夫烈茨基和莉莎穿過客廳,在敞著的花園門前站下來,朝黑暗的遠方望了望,然後互相對看了一眼——兩人都微笑了;看來他們真想這樣手挽著手,盡情地說個夠。他們回到了瑪麗婭·德米特里耶芙娜和潘申那裡,那兩個還在玩“闢開”。最後一張“王”終於打出來,一局結束了,女主人坐久了感到渾身痠痛,唉聲嘆氣地哼著,從周圍墊著靠枕的安樂椅裡站了起來;潘申拿起帽子,吻了吻瑪麗婭·德米特里耶芙娜的手,說,現在什麼也不會妨礙那些有福氣的人安睡或欣賞夜景,他卻不得不坐下來通宵達旦處理那些無聊的公文,隨後冷淡地向莉莎行禮告辭(他沒料到,她對他求婚的答覆,是請他等一等,——因此在生她的氣)——於是走了。拉夫烈茨基跟著他走了出去。他們在大門口互相告別;潘申用手杖尖端捅了捅馬車伕的脖子,叫醒了他,坐上輕便馬車,疾馳而去。拉夫烈茨基不想回家:他出了城,往田野走去。雖然沒有月亮,夜卻寂靜,明亮;拉夫烈茨基在露水盈盈的草地上徘徊了很久;他無意中發現了一條小路,於是順著小路往前走去。小路引導他來到一道長長的圍牆邊,來到圍牆上的便門前面;他自己也不知為什麼試著推了推圍牆門;門輕輕地吱嘎一聲響,開開了,好像正等著他的手去推它似的。拉夫烈茨基不覺來到了一座花園裡,順著椴樹林蔭道走了幾步,突然驚訝地站住了:他認出,這是卡利京家的花園。
他立刻走進稠密的胡桃樹叢的黑影裡,好長時間一動不動地站著,感到驚訝,聳了聳肩。
“這不會是偶然的,”他想。
四周萬籟俱寂;從房屋那邊也沒傳來任何聲音。他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就在林蔭道轉彎的地方,整幢房屋模糊不清的正面突然呈現在他的眼前;只有樓上的兩扇窗戶裡燈光若明若暗:莉莎的房間裡,白色窗簾後點著一支蠟燭,還有瑪爾法·季莫菲耶芙娜的臥室裡,聖像前點著一盞神燈,火紅的燈光照到聖像的金色衣飾上,發出均勻的反光;樓下通陽臺的門大敞著。拉夫烈茨基坐到一條木板長凳上,一隻手撐著身子,開始望著這道門和莉莎的窗子。城裡午夜的鐘聲已經響了;這座房屋裡的小時鐘也清脆地打了十二響;更夫急促地敲響了打更板。拉夫烈茨基什麼也沒想,也沒期待著什麼,愉快地感覺到自己就在莉莎附近,坐在她家花園裡她也曾不止一次坐過的這條長凳上……莉莎屋裡的亮光消失了。
“晚安,我親愛的姑娘,”拉夫烈茨基喃喃地說,繼續一動不動地坐著,沒有把視線從已經暗下來的視窗移開。
突然樓下一個視窗出現了亮光,亮光到了另一個視窗,又到了第三個視窗……有人手持蠟燭走進一間間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