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是啊,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成功”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色彩,但不管怎樣,他們畢竟過來了,只是還沒有到英國,克雷格仍不能完全放心。

“是啊,等霧散了,也許就可以知道在哪了,我想不會偏離航向太遠的。”

克雷格把卡爾森摟在懷裡,“你看起來糟透了,到艙裡去休息一會兒吧。”

卡爾森執拗地搖搖頭。

“還是去躺會兒吧,找找看有沒有乾的衣服可以換上,你又溼又冷,這樣下去,馬上就會病倒的。再說,危險都已經過去了,現在,風平浪靜,連船都不動了,你呆在上面也沒什麼事。”

克雷格這麼說,卡爾森是非下去不可了。她確實很疲憊,頭暈暈的,眼睛辣辣的,渾身麻木,再這麼下去,她也怕自己會支撐不住,只是她實在不願意離開阿里克斯半步。

克雷格扶卡爾森下到艙裡,忽然想起了什麼。翻開床鋪下的儲物櫃,終於找到了一盞防霧燈。“你先歇著,我把它掛到桅杆上。”

霧,越來越重,克雷格越來越擔心。他甚至在駕駛艙裡都看不見船頭。事實上危險並沒有過去,在這樣的大霧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他把燈點上,跨在肘部,向桅杆走去。

克雷格不知道船現在的位置,希望沒有偏離航線,那應該離瑞典海岸不遠了,但如果偏離了,如果首先發現他們的是德國人怎麼辦?可是他只好冒險,他把油燈高高地擎到桅杆上。它像一座燈塔發射出光芒,使得周邊的船隻在濃霧中容易發現他們, 從而避免發生相撞事故。

克雷格豎起耳朵,張著嘴,瞪大眼睛,表情都凝固了。他不敢相信,那馬達的轟鳴聲漸漸靠近,驟停,而後吃力地改變了節奏。克雷格扔掉了防霧燈,衝向駕駛室,一邊大叫:“卡爾森!”

但是船夠大,慣性夠足,當克雷格的手剛抓上駕駛艙的門框時,巨大的褐色船頭已經劈開濃霧,向小船壓了下來……

六十三、走吧,回去吧。

他走在去喬治街的路上,摸著走路;有兩個婦女從他身邊走過,其中一個高興地喊道,“呵,好大的霧啊,真可以!”然後,他聽到空襲警報的聲音,開頭他還不在意;他離哈里街不遠了,他決心上那兒去,終歸要去一次。

這時聽見轟炸機的聲音,他站住了。那天的霧還要大,還要重。濃霧中傳來的馬達轟鳴聲是船的,不是飛機的;穿過濃霧落下來的是船頭,而不是炸彈。兩船相撞的聲音跟炸彈的爆炸聲一樣劇烈,淹沒了他的叫喊,衝擊波把他掀下了大海。

當他重新浮上水面時,“紅帆號”已不見蹤影。濃霧中,影影綽綽的巨輪上傳來嘰裡呱啦的叫聲。他向大船游去,揮動手臂,希望船上的人能看見他,但突然他停下了,因為他聽清楚了:船上的人說的是德語和丹麥語,而不是他希望的瑞典語。

他隱秘在濃霧中,沒有被發現;他在出事海域徘徊了很久,直到大船離開,也沒有再看見卡爾森。他抱著一隻“紅帆號”上的浮標,踩著水等著,等著濃霧散去,等著卡爾森出現,等著希望冷卻……

後來,他被一艘瑞典漁船救起,被送到英國大使館。再後來,他回到了倫敦,在溫尼潮溼、悶熱的地下室裡度過了昏天黑地的七天,喝了無數杯咖啡,回答了無數個問題,辨認了無數張照片,簽署了無數份報告。 溫尼要知道所有的細節,所有的,他在德國十個月裡的每分每秒,包括吃飯、睡覺和上廁所,他幾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溫尼好象很清楚人的忍耐極限,在克雷格即將要爆發的當口,及時結束了“問訊”,並且主動告訴他,約翰·福爾克納參加了戰時皇家軍醫部隊,現就住在倫敦,哈里街。

接下來的一週,克雷格身穿皇家空軍的上尉制服,遊蕩在倫敦的大街小巷。看了部電影《約克軍曹》;聽了場歌劇《茶花女》;買了本書《拜倫詩選》……每天上午,他都坐在海德公園的長凳上看園丁把花壇裡的玫瑰拔了,改種上土豆和西紅柿;每天晚上,他都會在軍官俱樂部裡,摟著個黑頭髮的美人兒,努力把自己灌醉;但是第二天凌晨,他又會睜著眼睛等待黎明,第一時間給溫尼掛電話,詢問是否有卡爾森的訊息,而回答總是乾咳或是沉默。

炸彈開始爆炸,其中一顆離他很近,把他踉踉蹌蹌地震出去很遠。於是他跑起來,到一座教堂裡掩蔽。

路上有人拉了一下他的褲腿,低頭看,是一位摔倒在地的婦人,懷裡還抱著個嬰兒。婦人的外套下露出長及腳踝的印花睡裙,腳上沒穿襪子,想來是匆忙從家裡跑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