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Chan;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 T。 Cheng & M。 Selden;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 s hukou system?。'。儘管作了種種努力,政府也發出了勸諭,但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 1957),仍然有不少人從農村湧入城市,造成了持續不斷的失業問題' C。 Howe; 前引,頁49…73。'。正像我們前面談過的那樣,首先採取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將農村出身的青年畢業生遣返回鄉。1953年起開始進行宣傳,第二年就廣泛推行了,甚至沒有等及毛在1955年12月發出號召(前文已述)為這些青年人祈福。在1955那一年,還跨出了新的一步:以蘇聯為榜樣,部分城鎮青年被送到墾荒隊去了。共青團中央及其總書記胡耀邦從一開始就直言不諱地指出,面對城市就業和學校學額不足的問題,這一行動也是個解決辦法' 定宜莊,前引,頁44…45。'。
1956年,把上山下鄉運動和解決失業問題結合起來,並正式寫進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亦稱“農業綱要40條”)' R。 R。 Bowie & J。 K。 Fairbank; munist China 1955…1959; Policy Documents with Analysis; p。126。'。1957年,形勢更加惡化,當局深信失業乃是個結構性問題,從而有必要長時期地將部分城鎮居民遷徙到農村去。當時很清楚,主要是號召高小初中畢業生,既然在城裡無法升學又找不到工作,那麼到農村去也是一條出路' 見《人民日報》1957年8月22日第一版。'。
城市青年對學校沒有安排足夠的位子表示不滿,毛間接地為他們作了解答:“全國六億人口,我們統統管著。 ,比如城市青年,或者進學校,或者到農村去,或者到工廠去,或者到邊疆去,總要有個安排”'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頁187。'。不難看出上山下鄉運動被利用來掩蓋失業問題: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裡,人人都可以找到給自己安排的位子。當年,不是毛,而是由劉少奇出面負責讓全社會,特別是年輕人把下鄉政策這一苦果強嚥下肚。劉並不掩飾當初決定搞下鄉運動就是為了解決城市就業問題。他僅僅鼓勵青年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奮鬥,還給他們勾勒出一幅美景:從事幾年農業生產之後,說不定能得到提升,當幹部、教師或者技術員' 主要見《人民日報》1957年4月8日的重要社論,是根據劉少奇幾次講話綜合而成的。'。
下放知青因大躍進停頓了一段時間之後,60年代初又重整旗鼓開鑼上場,這次當局愈加深信,為解決就業問題有必要持續這場運動並向縱深發展。1964年,負責就業問題的計劃委員會副主任譚震林聲稱,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 1970)期間城市工業部門只能招聘五百萬工人,剛進入勞工市場的六百多萬人將面臨就業問題' 《支農紅旗》1967年第3期,頁3。'。這個預計是既不詳細又不全面(因為沒有包括第三產業的預計招聘人數),不過也算是有價值的了。最初是由一份紅衛兵雜誌透露出來的' 《支農紅旗》由一些1960年代初期下鄉的廣州紅衛兵發行的地下刊物。引起人們興趣的是他們提供的訊息被半官方的訊息來源中心證實完全無誤;見顧洪章等,《始末》,頁76。'。事實上,失業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政府在當時非內部的刊物中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含糊其辭,儘管如此,卻不隱瞞就業問題與遣送知青下鄉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絡' 《解放日報》1964年2月27日,刊於SCMP(Survey of the China Mainland Press),1964年9月11日;《人民日報》1966年3月31日社論。'。1968年伊始,對這一動機的表態就變得更加審慎了,不過還沒完全閉口不談。在極少的一些涉及這一問題的場合,總是當作次要問題一帶而過。7月份,人民日報斬釘截鐵地說:“動員畢業生下鄉絕不單純是就業的問題”,還說負責幹部應該明白這首先是“搞革命”。到了掀起群眾運動之時,則暗中承認了失業與下鄉之間是有關聯的,12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大標題:“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裡吃閒飯”,樹立(甘肅)會寧縣為榜樣,因為他們向農村遷徙了995名“住在城市長期脫離生產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