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5部分

當然,僅僅是特種滲透作戰,肯定無法打下凡城。

天亮前,跟在第一戰鬥單位後面的伊朗步兵攻擊了凡城東面的埃爾切克鎮。因為該鎮的土軍不到1000人,所以在伊朗軍隊的猛烈進攻下,僅僅堅持了幾個小時,在天亮後不久就主動撤退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一戰鬥單位直屬偵察營的數十名官兵混進了土軍的潰退部隊之中。3日上午,偵察兵順利進入凡城。當天中午,伊朗軍隊到達凡城郊外,開始在外圍部署防線,擺出了圍困凡城的架勢。為了阻止土軍發起反擊,伊朗軍隊在構築防線的時候對凡城的土軍進行了無規律的炮火打擊。趁此機會,已經進入市區的偵察兵順利找到了土軍指揮部,利用炮擊時產生的混亂,偵察兵迅速攻佔了土軍司令部,並且俘虜了凡城守軍的最高指揮官。在槍口的逼迫下,土軍指揮官不得不下達投降命令。

7月3日16點30分,凡城土軍正式宣佈向伊朗軍隊繳械投降。

雖然有部分小股土軍沒有響應司令官的號召,仍然在抵抗,但是在絕大部分土軍都放下了武器的情況下,這些小規模戰鬥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當天晚上,伊朗軍隊進駐凡城,開始圍剿不肯投降的土軍。

因為立下首功的是第一戰鬥單位的偵察兵、所以伊朗當局沒有大肆宣傳這次“令人驕傲”的勝利。

對杜奇威來說,凡城淪陷,無疑是最大的壞訊息。

從整體局勢來看,凡城的重要性肯定在哈卡里之上。

更讓杜奇威感到震驚的是,凡城的守軍竟然向伊朗軍隊投降。不是說杜奇威看不起伊朗軍隊,哈卡里方向上的戰鬥已經證明了伊朗軍隊足夠兇悍,凡城守軍向伊朗軍隊投降,意味著在該方向上的第一戰鬥部隊已經衝到前面去了!

凡城守軍司令官下達投降命令的時候,第一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已經到達凡湖南面的蓋瓦什,先頭部隊則沿著湖岸公路線,正在高速向西推進。當天晚上,伊朗軍隊開始清剿凡城市區內的殘餘土軍時,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塔特萬郊外,主力部隊也已從蓋瓦什出發,肯定能在天亮前趕到塔特萬。

第一戰鬥單位沒有攻打凡城,不等於不會攻打塔特萬。

杜奇威不是笨蛋,裴承毅沒讓第一戰鬥單位攻打凡城,就是迅速打下塔特萬。

因為南面大約80千米就是錫爾特,所以塔特萬可以看成是錫爾特的北面門戶,只要第一戰鬥單位打下塔特萬,加上第十戰鬥單位已經控制了舍爾納克,等於共和國軍隊已經完成了對錫爾特的三面包抄行動,就差最後的總攻了。打到這個時候,任何人都看得出來,裴承毅的最終目的就是打下錫爾特,不然兩支戰鬥單位的兵鋒不會同時指向錫爾特。按照杜奇威的估計,因為第十戰鬥單位方向上的戰鬥更加輕鬆,所以只要第一戰鬥單位打下塔特萬,配合行動的第一戰鬥單位跟上來,攻打錫爾特的戰鬥就將開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能夠在7月4日夜間、或者7月5日凌晨發起進攻。

顯然,杜奇威別無選擇。

3日夜間,杜奇威把布呂歇爾再次派了出去,讓這位剛剛返回伊斯肯德倫,僅僅吃了一頓晚飯的將軍再次披掛上陣,前往錫爾特指揮防禦作戰。

把布導歇爾送上飛機之前,杜奇威做出了鄭重承諾,保證在7月4日天亮前,把歐洲軍團的全部作戰部隊都送到錫爾特,並且用空運的方式,為布呂歇爾提供數萬噸物資,確保歐洲軍團能夠堅守10日以上。杜奇威的要求也只有一個,即不管怎麼樣,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的守住錫爾特,絕不能後退半步。

由此可見,直到這個時候,杜奇威仍然認為錫爾特將是戰鬥前線。

這個時候,杜奇威犯了第三個錯誤,即嚴重低估了第十戰鬥單位的突擊能力。

嚴格說來,這也不是杜奇威的問題。

共和國陸軍以空中突擊的方式打下卡瓦爾之後,杜奇威就緊急聯絡了史塔克,要他搞清楚共和國陸軍航空兵的部署情況,特別是戰術運輸機群的部署情況。3日上午,NSA就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即第十戰鬥單位的戰術運輸機群還在轉移,不可能在4日之前發揮太大的作用。

換句話說,在4日之前,第十戰鬥單位還得在地面機動,不可能像空中突擊部隊那樣越過美軍防線。

正是這封情報,讓杜奇威降低了警惕。

當然,也有地理環境的因素。

錫爾特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因為土耳其沒有石油、也沒有足夠的煤炭、更沒有先進的技術,所以在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