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離開後不到1個小時,兩位美軍上校向已經攻到哈卡里城外的伊朗軍隊投降。
此時,全面進攻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00章 左鉤拳
如果說杜奇威在7月2日夜間就意識到,布呂歇爾不可能在哈卡里呆到下一個夜晚的話,那麼他怎麼也想不到,凡城的守軍竟然會不戰而降。
雖然地面戰鬥打響後不久,重點就由第一戰鬥單位的快速突擊轉向了圍攻哈卡里省的殲滅戰。隨後第十戰鬥單位入土作戰,也搶走了第一戰鬥單位的風頭,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第一戰鬥單位在北面進攻的重要性。裴承毅要想圈定戰場範圍,把主動權掌握在手中,就得在北面劃出一條戰線,而這條戰線的中心就是凡湖東岸的凡城。也就是說,凡城是整個北面戰線的中心之一。
如果不是兵力有限,裴承毅肯定會讓凌雲霄親自打下凡城。
因為凡湖是土耳其第一大湖,也是非常有名的高原湖泊,更是庫爾德人聚居區的天然界線,所以裴承毅不能讓部隊在凡湖東岸停下前進的步伐,必須儘快繞到凡湖西岸,佔領同樣重要的塔特萬。如果考慮到攻打錫爾特的作戰行動,更加不可能讓第一戰鬥單位在凡城耽擱太多的時間。
正是如此,杜奇威並不是很重視凡城方向上的戰鬥。
事實上,土軍方面的看法與杜奇威截然相反。因為凡城北面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亞美尼亞地區”,如果讓共和國軍隊佔領了凡城,並且揮師北上的話,土耳其當局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庫爾德人問題了。戰爭爆發前,土耳其陸軍就加強了凡城的防禦力量,把兩個精銳師派了過去。也就是說,戰爭爆發時,駐紮在凡城的土軍多達4個師。雖然都是步兵師,但是這隻規模接近7萬的土軍絕對不容小覷。用土耳其當局的話來說,別說形同烏合之眾的伊朗軍隊,就算是號稱世界第一的共和國軍隊也別想輕易打下凡城。
受此影響,杜奇威更加沒有理由擔心凡城。
在他看來,就算土軍最終守不住凡城,也能夠堅持好幾天吧。只要美軍的主力部隊到達,在錫爾特站穩了腳跟,凡城受到的壓力就將大大減低。如果土軍有點本事,甚至能夠利用共和國軍隊的主力部隊在西面與美軍決戰的機會,從凡城發起反擊,截斷共和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
總而言之,杜奇威壓根就沒有想到凡城會迅速淪陷。
事實上,這也不能怪杜奇威。
在7月2日夜間之前,裴承毅確實沒有打算迅速打下凡城。按照他的計劃,先圈定第一輪進攻戰役的邊界,把戰場確定下來之後,再由第一戰鬥單位回頭收拾凡城的土軍,鞏固整條防線。在此之前,由伊朗軍隊負責圍困凡城,不給土軍發動反擊的機會。
調整了作戰計劃後,這套方案就行不通了。
隨著戰場範圍擴大,出現了兩個非常明顯的問題,一是後勤線延長、後勤保障壓力增大,二是第一戰鬥單位的進攻時間延長、無法及時回防。由此來看,如果不能在第一戰鬥單位快速西進的時候拿下凡城,就算伊朗當局信誓旦旦的做了保證,裴承毅也不會認為凡城的土軍毫無威脅。
不管怎麼說,4個土軍師絕對是個威脅。
問題是,如何才能在不動用太多主力部隊的情況下打下凡城?
伊朗軍隊肯定靠不住,霍梅尼師與阿瓦士師在南面打得那麼慘烈,已經證明伊朗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高,而跟在第一戰鬥單位屁股後面的只是幾個步兵師,而且只有一個是主力步兵師,其他全是預備役部隊,如果伊朗軍隊靠得住的話,裴承毅也不用在這個時候考慮突襲凡城了。
第一戰鬥單位的兵力本來就吃緊,就算能夠把巴什卡萊的支援旅調過去,因為炮兵旅正在支援殲滅哈卡里美軍的戰鬥,所以支援旅很難得到遠端火力支援,也就不可能在攻堅作戰中有上佳表現。事實上,支援旅缺乏重灌備,如果沒有足夠的火力支援,根本不可能打下敵人的堅固陣地。
想來想去,也只能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來攻打凡城。
當然,這個難題丟給了袁晨皓。裴承毅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的滿足袁晨皓提出的要求。
袁晨皓沒有讓裴承毅失望,7月3日凌晨就拿出了一份不太詳細的作戰計劃。
關鍵只有一點,那就是讓特種部隊裝扮成土軍的潰散部隊,趁亂進入凡城,然後攻佔土軍司令部,迫使土軍指揮官下達投降命令。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裴承毅讓袁晨皓直接指揮了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