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5。5%,與1985年相比,我國經濟增長約30倍,財政收入增長約34倍,城鎮居民收入增長20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11倍。在為如此高速的經濟增長而喜悅之餘,還應理智地看到,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大大落後於經濟增幅,農村居民的收入,竟然落後經濟增幅約20倍。相對過低的收入限制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住房、教育、醫療方面的沉重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費。住房、教育等不得不消費的大筆開支,削弱了收入有限的中國消費者在其他方面的消費能力,使得居民消費傾向逐年下降。

§虹§橋書§吧§。

第10節:第二章 經濟危機和資源危機(5)

中國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已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費率是78%—79%,差別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3.經濟泡沫過度膨脹

當時美國的投機活動非常猖獗,不但有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信託、債券、股票等產品供不應求。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而銀行的經紀零售業務、證券批次製造加上資金槓桿推波助瀾,形成危險的倒金字塔負債結構,結果造成這一時期股票價格被大幅度哄抬,發展到令人難以相信的高度。股票以其賬面價值的3倍到20倍的價格賣出,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導致了日後貨幣和信貸系統的崩潰。

2007年末的中國擁有幾乎所有泡沫經濟的特徵。自2007年以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屢創新高,9月CPI同比上漲6。2%,環比上漲0。3%。前九個月共實現貿易順差1856。5億美元,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中國股市上證綜合指數超過6000點,是兩年前的5倍多,中國目前擁有的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公司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工人、農民、學生、職員紛紛進入股市,甚至退休的老人也在股市中投入了他們一生的積蓄。

中國國內房價自2002年以來增長了30%,經濟學家謝國忠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稱,中國房地產的總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7倍,而日本在1989年的時候為4。5倍,香港在1997年樓市崩盤之前為7。5倍。日本在泡沫破裂之後經歷了10多年的經濟停滯,香港也經過了幾年的艱難時期。

雖然目前尚不能肯定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中國,但這已經足夠引起我們的警惕。從歷史上來看,一般小國比較容易發生泡沫經濟。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形成全民性的泡沫難度較大,但是,一旦泡沫發生,其破滅時所造成的破壞力也將成倍放大。

第三節 危險離我們很近

衰退對我們來說也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衰退並不可怕。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比衰退嚴重得多的問題已經擺在每一箇中國人面前——中國正面臨全面的資源危機。

中國人均佔有土地面積約為12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在有限的耕地資源中,質量好的一等耕地約佔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佔60%。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工礦、交通、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人均耕地還在不斷減少。我國號稱“農業大國”,而實際上的農業規模僅為歐盟的1/40,美國的1/400。

中國人均礦產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人均佔有量更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我國的大型和超大型礦床較少,尤其是鐵、銅、鋁土、鉛、鋅、金等多為貧礦,開採成本普遍較高,從這點上來說,我國實際可供利用的資源並不是很多。

《礦產資源與中國經濟發展報告》推翻了以往各機構關於中國近30年對石油、天然氣、鐵、銅等主要礦產的供需缺口預測,認為“未來20—30年內中國現有資源的供應將不可持續”。

報告的第一執筆、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博士說:“除煤之外,我國主要的礦產資源都已告急。”

我們即將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各種礦產的消費高峰。2012年—2014年,中國每年需要2。4—2。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