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錢去,你們就叫他備面,下晚吃了面回來,省得飢餓。”大公子與家人答應是,隨在賬房中支取了銀錢,將車僱好,大公子、二公子、屈生三人一齊登車,往城外而去。不多時已到天寧寺,下車入廟,家人通知僧人,叫他預備素面素菜美酒,下晚吃了進城。僧人答應,趕緊安排,那寺裡專靠應酬,廚役一切甚是方便,一桌素菜更覺容易。當下廚役備菜,不表。
再說屈生與朱家弟兄入廟到處遊玩,先到大殿瞻仰佛像,後至方丈謁見老僧,再往花園中看花,每逢樓閣亭榭,都進去瞻眺。來至一處名大觀樓,對面堆了些石山。種些個花草,頗有清幽之境。看那四壁上貼著許多箋紙,乃遊人留題詩句也。屈生與兩公子逐一看去,有詩句甚佳者,亦有平淡無奇者,更有一二首鄙俚不成詩者。
屈生看罷尚未開言,那朱大公子道:“久仰姐丈詩才美富,今日到此何妨一吐珠玉,留題佳章,俾兄弟二人得以佩誦,一開茅塞?”
屈生道:“愚兄題詩不難,但恐無驚人之句,形諸筆墨,徒貽笑於大方,反不如不作詩,藏拙之為得計也。”
兩公子道:“姐丈何太謙?今日務要請教的。”忙喚家人去借筆硯,可有箋紙要幾張一併取來。家人尊命去了,即刻回來說:“紙墨筆硯都有了,快請屈姑爺題詩罷。那老和尚一會還要來唸詩呢。”
屈生見兩公子一定要詩,無奈只得執筆在手,鋪下了紙,先寫題目道:“清和上浣偕朱氏崑玉遊天寧寺題壁”,詩曰:勝地先從佛地尋,相傳古寺此登臨。
塵飛不到疑仙境,俗可全忘聽梵音。
喬木森森培處久,山林曲曲望中深。
養生還臥階前鹿,方寸偏饒濟物心。
青松翠竹兩交柯,繞樹盤根畫蔦蘿。
犬解迎人馴不吠,鳥知留客語偏多。
拈花古佛依稀笑,題壁新詩仔細看。
我是東塗西抹慣,昂頭天外發狂歌。
題罷了詩,兩公子唸了一遍,屈生道:“此是鄙俚之句,留之恐貽人笑。”
朱大公子道:“請寫弟之下款,若有人笑,笑弟可也。”
屈生依言,下款落了個甘州朱良佐留句。於是命下人貼了壁上。
少頃素席,三人入座,談談說說暢飲了一個時辰方散。那屈生專等放榜。
要知屈生中式否,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放春榜師魯成名 謁座主相國敘舊
話說屈生與朱氏兄弟玩遊天寧寺,屈生題了兩首七律,落款寫的是朱大公子名字。三人飲酒吃麵直到天將晚才登車進城。那兩首詩貼在大觀樓下面壁上,寺中僧人內有一僧名浩然,亦喜作詩,年已七旬,聽說有人題詩,遂走至樓下觀看。唸了一遍,隨問香火道:“那詩是朱家公子題的麼?”
香火道:“聽說是個姓屈的題的,那姓屈的是朱家親戚,家人們都稱他作姑爺,是四川人來會試的。”
老僧道:“這題詩人抱負不小,將來一定顯赫。”
不言寺僧議論,再說屈生與朱公子三人回家見過了朱公問起寺中景緻何如,屈生道:“寺中擺設甚好,屋宇亦幽雅,惟少山林趣耳。”
朱公道:“每年重九日,遊人都到寺內登高,僧人專會種菊,那秋菊開時,十分鮮妍,不減牡丹。彼時登高賞菊,賦詩留題者不少。今日賢甥婿去玩花,曾見壁上詩句否?”
朱大公子代答道:“姐丈不惟見詩,且已題詩。”
朱公道:“題的是律詩是古風?”
朱公子道:“是兩首七律,不肯自書名,竟落了孩兒的款。”
朱公道:“詩記得否?”
大公子遂誦了一遍。朱公笑道:“如此佳句,落下頑兒名字,不知者固不問其人,倘遇著熟人,誤以為詩是真正本人所題,來尋他題詩,那時出醜在後呢。”
屈生道:“似這幾句歪詩,大表弟優而為之,何至出醜?”說罷各人歸房,屈生晝夜寫字。
光陰迅速,已到放榜之期,原來出榜是四月十一日,先於初十日填榜寫出名字,高聲唱名。有人探得即報,好討賞錢。到了初十日早晨,朱公早已命人入內城貢院前去探聽中試名次。屈生與程公是日但覺心神不定,坐臥都難安。二人在室中默坐,不發一言。早飯擺好,二人勉強用了半碗飯,仍歸房內悶坐。到了三下鍾,外面喧傳已報了七八十名了,程屈二人心中想,只怕此科無望了。屈生喚了王升來命他去打聽張陸仇三人中有人中否?王升去了多時,回來說三人都不見報。屈生無言,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