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圖,卻發現遼西郡所屬的十四個縣都不在這條線上。

這說明,當時這裡很荒僻,因為這一帶當初地勢比現在還低,一下大雨容易積水,變成一片澤國,說水淺吧它無法通車馬,說水深吧又不能通舟船(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阻斷了南北交通。

另一條路在西側,由徐無(今河北遵化)過盧龍塞直驅柳城,也就是今天的喜峰口到冷口一線。西漢時期與匈奴人作戰頻繁,這條道主要是為保障戰事需要而開闢的,但東漢以後隨著戰事轉向西北地區,這裡逐漸被廢棄了,最後變成人跡罕至之地。

這條路不僅艱險,而且出了山以後還要面臨五百多里的不毛之地,直到越過白檀(今河北承德市西南)、平岡(今內蒙古喀喇沁左旗)才好走一點兒。

因此,真正走過的人少之又少,田疇建議曹操說:“現在蹋頓認為大軍到達無終以後,面對道路泥濘難行的情況只能不進而退,必然防備鬆懈。如果我們表面上說回軍,暗地裡越過盧龍、白檀等險地,出其不意,蹋頓定可不戰而擒!”

曹操大喜,採納了田疇的建議,佯裝要回師,還在路邊立了個大木牌(署大木表於水側路傍),上面寫著:“如今是暑夏,道路不通,暫且等到秋天,再來進軍。”

蹋頓派出的偵察兵看到了,以為曹軍真的要回家避暑去了,迅速向蹋頓報告。曹操命令田疇及其手下人為嚮導,悄悄開進如今遼西走廊西側的燕山山脈,當時它被稱為徐無山,沿著西漢時期開闢出的小路直抵盧龍塞。

盧龍塞,即如今長城沿線著名的要塞喜峰口。它位於徐無山脈的最東面,坐落於梅山和雲山之間,這裡周圍是一片低山丘陵,由南向北地勢迅速抬升,形成突兀的地形,成為一處險地。

濡水(今灤河)穿徐無山而出,形成了天然的河谷,成為南北往來的通道,盧龍塞扼守著進出的咽喉,是兵家重地。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日軍兩個旅團進犯喜峰口,駐守遵化的是西北軍二十九軍宋哲元部,其所屬的趙登禹、關麟徵、王以哲等抗日名將率部在此與敵人展開血戰,這就是著名的喜峰口抗戰。

由於有田疇及其部下作嚮導,曹軍順利越過了已經荒廢的盧龍塞,再往前道路更不好走了。面對自己帶來的騎兵,曹操命令他們暫時改成工兵,一邊填山開路,一邊艱難前行。就這樣,大軍終於越過了平岡、白檀,到達白狼山附近,深入到了烏桓人的地盤。

直到這時,蹋頓居然還沒有發覺,以為曹軍正在撤退途中。一場大戰即將爆發了!

【四、激戰白狼山】

現在的遼寧省喀左縣境內有一座大陽山,其海拔僅八百多米,但卻給人以高聳入天的感覺,這是因為其周邊一帶地勢不高,映襯出它的奇偉高大。山上有一個白石砬子,砬子是方言,也就是大石頭。這塊大石頭樣子像一隻羊,也像一隻狼,所以在漢代,這座山也叫白狼山。

春秋時伯夷和叔齊二人因為不食周粟而隱居於首陽山,最後餓死在那裡。據學者們考證,這個首陽山即白狼山。白狼山下有白狼水流過,也就是現在的大淩河,河岸有一處軍事重鎮叫白狼城。

越過白檀、平岡,曹操率軍接近了白狼城,距此東北方向二百里就是烏桓人的大本營柳城了。這時烏桓人才發現曹軍主力已經到了跟前,立即疾告蹋頓。

蹋頓大吃一驚,倉促間集合兵馬,迅速趕往白狼城迎敵。一塊來的,還有袁熙、袁尚,以及遼西郡烏桓單于樓班、右北平郡烏桓單于能臣抵之等部,總兵力多達數萬人,基本上都是騎兵。

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軍快速縱隊與烏桓聯軍相遇,曹操親率先頭部隊搶先佔領了白狼山,佔據了有利地形。

這時,數萬烏桓騎兵也殺到了,氣勢很強大。曹軍的後續部隊還沒有跟上,曹操身邊只有張遼所部和曹純率領的虎豹騎,由於是急行軍而來,大部分人都沒有披戴鎧甲(披甲者少)。面對數倍於己的烏桓騎兵,有些人感到有點害怕。

曹操讓大家不要驚慌,他登上白狼山遠望,發現敵人陣形不整,曹操看出他們也是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如果此時發起攻擊正是時候。

多年以後,蜀漢將領馬謖奉諸葛亮之命扼守軍事要地街亭,面對曹魏名將張的進攻,為了保險起見馬謖下令退守至兩側的山上,試圖憑險據守形成對峙,達到阻攔曹魏軍隊的目的。因為馬謖接到的任務是把敵人攔住就行,為諸葛亮在隴右一帶的軍事行動爭取時間。馬謖拒險而守,敵人要經過必須仰攻,難度可想而知。

但張很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