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起兵反抗公孫瓚時自稱漁陽郡太守,把田豫找來當郡政府秘書長(長史),後來田豫勸說鮮于輔歸順曹操,為曹操所信任。目前,田豫是曹操丞相府參謀處處長(丞相軍謀掾)。

曹操交代給田豫的任務是讓他先行一步,到無終聯絡在那裡的田疇。

前面曾經講過,公孫瓚殺劉虞的時候田疇曾冒險為劉虞哭喪,公孫瓚差點殺了他,但田疇的義舉深得人心,公孫瓚想了想還是把他放了。田疇對時事徹底失望,帶領本族的人以及自願隨行的鄉親們共數百人,進入老家無終縣北部的無終山裡,想避開亂世,開闢另外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他們在山裡選了一處相對平坦的地方建屋舍,開墾土地,發展生產,過上了自給自足的日子。雖然比較清苦,但沒有戰亂的煩擾,倒也自在。這種生活比後世幻想中的桃花源還早了數百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山裡定居,最後發展到了五千多戶,在當時相當於規模挺大的一個縣城。

在這個世外之城裡,大家推舉田疇為首領,他們制訂鄉約開展自治,制定了簡單的法律和婚嫁之禮,開辦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得十分興旺,史稱“道不拾遺”。

無終山處於烏桓人控制區與內地交界處,烏桓人經常侵入內地,搶一把就走,無終山也難於倖免。田疇很生氣,立志找機會痛擊烏桓,他把年輕人組織起來,開展軍事訓練,打擊入侵者。

袁紹滅掉公孫瓚,也算是了卻了田疇的一個心願。袁紹派人送來了將軍的印綬,想收編田疇並請他出來做事,但被田疇婉拒。袁紹死了,袁熙、袁尚逃到北方一帶,又派人來試圖徵召田疇,給出的條件更優厚,但田疇仍然不為所動。在大家看來,田疇已經打定主意在這山裡過一輩子了。田疇是無終縣人,田豫是雍奴縣人,相鄰不遠,而且都姓田,雖然沒有關於他們之間是否有親屬關係的記載,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他們以前就認識。曹操派田豫去找田疇,希望他出來效力。

但是,曹操沒有明確給田疇一個什麼樣的職務,相對於當年袁紹父子送來的將軍印綬,曹操的這次徵召缺乏吸引力。

然而,田疇一聽說曹操召喚,完全變了一個態度,立刻動身趕來了。

對田疇態度的轉變,身邊的人有點不理解,問他:“過去袁紹父子仰慕您,三番五次派人來請,您都不答應。為什麼曹公的使者只來了一次您就爽快答應,並且還那麼主動,一副爭先恐後的樣子(曹公使一來而君若恐弗及),為什麼呢?”

田疇笑了笑,神秘地說:“這些不是你們能理解的呀(此非君所識也)。”

田疇的家在北部邊疆,經常受到烏桓、鮮卑、匈奴人的侵擾,在他的內心裡保土守疆的使命感很強。他早年傾心於劉虞就是因為劉虞在處理北部少數民族問題上做得很好,維護了邊疆地區的安寧。他對袁紹父子沒有好感,是因為袁紹父子與烏桓人走得很近,互相利用,這讓田疇無法苟同。

田疇之前沒有跟曹操接觸過,也沒有跟曹軍打過仗,他對曹操的瞭解是比較有限的,但曹操帶大軍是來打烏桓人的,就這一點對田疇就很有吸引力。至於官位高低,對於田疇這樣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的人來說,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田疇於是隨田豫來見曹操。《三國志田豫傳》說,他被曹操任命為司空府民政處處長(司空戶曹掾)。但這是不準確的,此時司空這個官職已經不存在了,曹操擔任的是丞相,田疇應該在丞相府負責民政的部門當處長,曹操立即跟他進行了一番詳談。

這次談話看來讓曹操很滿意,因為田疇這個處長只當了一天,第二天他就接到改任的命令。命令中有一句話:“田疇先生不是我可以任以為吏的呀(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

古時官和吏是有明確區分的,丞相府的處長權力再大,也是吏的身份,是丞相聘任的屬官。曹操覺得對於田疇這樣的大德之人,自己聘任他為屬官不夠尊敬,於是讓幽州刺史舉田疇為茂才,這樣就取得了成為朝廷正式官員的資格,然後拜田疇為縣(今河北景縣)縣令。

曹操命田疇不用去赴任,而是隨軍行動。快速縱隊進抵無終縣,再往北就是烏桓人的活動區了。這時正是夏天,下起了大雨,一連下了好長時間,這一下壞事了。

自古以來由薊縣、無終一帶進入東北地區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所謂的濱海道,穿越幽州刺史部的遼西郡境內,即今天的遼西走廊。這條路現在是交通要道,在這條路上有薊縣、唐山、山海關、錦西、錦州等重要城市。

但是,攤開東漢的歷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