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好詩,但由此引發的爭論也很熱烈,焦點是詩中所描寫的碣石山到底在哪裡。
現在,至少有三個省的專家都說曹操寫的是他們那裡。
碣石山不是普通的山,它最早出現在《尚書》裡,這部書裡有一篇叫《禹貢》,是最早的古代地理著作,《禹貢》提到了天下分為九州的概念,也提到了碣石山,並賦予它不同一般的精神內涵,使它像泰山一樣,成為帝王們嚮往的地方。
根據記載,秦始皇、漢武帝以及後來的唐太宗等人都曾親臨碣石山,他們在此登高遠眺,舉行祭祀儀式,祈求長生不老。相傳,秦始皇命徐福遠涉瀛海尋找仙丹,也是從這裡出發的。登碣石跟泰山封禪一樣,成為帝王們彰顯文治武功的盛典。
但這個引得秦皇漢武趨之若鶩的碣石山到底在什麼地方,歷來卻爭論不絕。《禹貢》裡只有一句話:“夾右碣石入於河”。這句話實在太簡約了,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從漢代直到宋代經過很多註疏家的討論和研究,花了幾百年才弄清楚,大意是說,東北少數民族鳥夷人入貢,坐船沿遼東灣西岸向南航行,然後向西航行至渤海北岸,最後入河,碣石山正在河口處。
《禹貢》裡凡單獨提到“河”一般指的都是黃河,按說這是比較明確的,只管在黃河入海口附近找就行了。但千百年來黃河頻頻改道,曾經的入海口從南到北有不少,碣石山究竟在哪裡於是又成了一個謎,自古以來各種觀點不下十來個,影響較大的有三種。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填詞一首:“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