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和呂蒙、甘寧、淩統、蔣欽、陳武、潘璋等將領留在後面督陣。合肥城外有條淝水,淝水上有一個渡口叫逍遙津,孫權等人正在逍遙津以北等待過河,被遠眺敵情的張遼恰好發現。張遼率兵突然殺出,目標直指孫權。

這一擊實在太突然了,孫權等人毫無防備,呂蒙和甘寧拼死保護孫權,淩統指揮身邊的人架著孫權就走(甘寧與呂蒙等力戰敵,淩統率親近扶權出圍),把孫權轉移到安全地帶。淩統返過來再與曹軍交戰,身邊的人一個個戰死,他也多處受傷,估計孫權已經脫險,才撤離戰場。

呂蒙、甘寧、蔣欽等人死戰張遼以掩護孫權,甘寧勇猛異常,不停地引弓射敵,負責鼓吹計程車兵大概也傷亡得差不多了,甘寧發現自己一方突然沒了聲響,還厲聲詢問,史書稱其“壯氣毅然”。

甘寧以前是劉表的部下,劉表派他跟隨黃祖與孫權作戰,在一次戰鬥中他射殺了淩統的父親凌操,從此結下了仇恨。淩統掩護孫權撤退後重新殺回,他跟甘寧默契配合,抵擋住了曹軍的猛攻。

據《三國志潘璋傳》記載,孫吳的將領陳武力戰而死,宋謙、徐盛、甘寧等人負傷。

《獻帝春秋》稱張遼遇到一個紫色鬍鬚的吳將,上身長、下身短,在馬上很善射,張遼問孫吳的降卒這個人是誰,降卒回答是孫權,張遼懊悔不已,趕緊跟樂進急追。

據《江表傳》記載,孫權騎馬到了逍遙津渡口上的一座橋,這座橋年久失修,橋面已壞,有一丈多寬的地方沒有橋板。此時只有他的侍衛長(親近監)谷利在身邊,谷利讓孫權握住馬鞍穩住身體,他在後面揮鞭以助馬勢,馬使勁騰越,最後跳過了斷橋。谷利立下大功,後來被封為都亭侯。

孫權僥倖逃過淝水,遇上部將賀齊率三千人前來接應,孫權才得以脫險。賀齊把孫權迎入大船,擺上酒宴為孫權壓驚,席間賀齊落下眼淚,他對孫權說:“人主的安危是大事,今天我們幾乎釀成大禍。群臣震怖,像沒有天沒有地了一樣,我將把今天這件事作為終身之誡!”孫權也走下座席,過去替賀齊擦乾眼淚(權自前收其淚)。

甘寧等人隨後突圍而回,其中淩統受傷最重,到淝水邊時,橋已被曹軍破壞,淩統穿著甲冑潛水渡河。到了孫權的大船上,孫權見了又驚又喜,把淩統留在自己的船上,親自為他換了衣服,拿出珍藏的“卓氏良藥”為淩統療傷,淩統才得以不死。

逍遙津一役,曹軍以七千餘人打退孫吳十萬人的進攻,兩次陷孫權於危難,使孫權損兵折將,創造了戰場神話。

經此戰後,張遼名氣更大,自那時起張遼的名字便與逍遙津聯絡在了一起。

後人評論此戰的勝利,一方面歸功於張遼等人作戰勇敢,面對強敵敢於主動出擊,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力量對比,打得敵人節節退縮。另一方面,對於曹操的知人善任也給予高度評價。

曹操在留下的封函裡彷彿已經預知了一年後發生的情況,對於如何用兵給出了清楚的指示,他知道張遼、樂進、李典等人互相不服氣,平時都不買對方的帳,所以暫時把拒敵方案秘而不宣,他相信關鍵時候張遼等人能以大局為重,且互相激勵,一定能出奇致勝。

之所以讓張遼擔任主攻,讓李典守城,是因為曹操瞭解他們的性格,張遼作戰勇猛,有狠勁;李典號稱“軍中長者”,是一員儒將,打起仗來比較冷靜,適合守城。

今天的逍遙津舊址在安徽省合肥市老城區的逍遙津公園內,園內還有張遼墓。張遼祖籍幷州刺史部雁門郡馬邑縣(今山西朔州),他跟關羽是同鄉,關係很好。張遼於黃初三年(222年)病逝於江都,他死後要麼就地葬於江都,要麼葬於家鄉,不大可能葬在合肥,這個張遼墓應該是後人為紀念他而修的衣冠冢。

【八、孫權突然求和】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曹操從漢中回到鄴縣。五月,進封為魏王。十月,再次起兵遠征孫權。十一月,大軍到達譙縣。

曹操的夫人卞氏以及兒子曹丕隨徵,曹丕的夫人甄氏因病留在鄴縣,曹丕十二歲的長子曹睿,以及女兒東鄉公主也由祖母卞氏帶著隨徵。

大軍到達合肥後進行了短暫休整,曹操聽張遼等人彙報了合肥之戰的經過。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曹操還專門察看了張遼大敗孫權的逍遙津,並在此嘆息很久(循行遼戰處,嘆息者良久)。之後,曹操給張遼所部增加了人馬,讓他移屯於居巢(今安徽桐城南)。

次年正月,曹操也到達居巢,這裡在濡須口的上游,距濡須口有一二百里,距皖縣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