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讓就算是血濃於水的關係也不得不同室操戈。*國家和以色列在中東巴勒斯坦及其周圍地區進行了多次戰爭,由來已久的民族矛盾讓兩者勢同水火。而在二戰後,阿猶間的矛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下更是日趨尖銳,加上西方國家的殖*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對該地區的虎視眈眈和你爭我奪,戰事更加頻繁。
西方列強的壓迫,讓中東地區民族獨立解放運動此起彼伏,現代中東民族國家基本上都是在一戰後至上世紀70年代初建立的。在中東的民族解放歷程中,中東國家間互幫互助,期間最長的經歷了70多年,最短的也至少有20年。這些國家是“年輕的”,獨立後的它們面對本國的艱難發展和國際的風雲變化,政治局勢大多處在極不穩定的狀態,政權更迭頻繁。這些國家在艱難前行著,曾經它們一致對外:擺脫殖*義、帝國主義的經濟控制。只可惜後來有些國家卻漸行漸遠,有的走向分崩離析,有的則貌合神離。就這樣,這些中東國家頻繁分化組合,之間有競爭,有合作,有結盟,免不了還摻雜矛盾、衝突,甚至是兵戎相見。
逐鹿中東是中東地區那些大國的競爭目標。埃及、沙特*、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等等,無不都是雄心勃勃。埃及、伊拉克利用的是自身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優勢,宗教則是沙特、伊朗手中的有利王牌,這些國家都是希望籍此擴大本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長期以來與*國家勢同水火的以色列國儘管很難在政治、文化方面發揮其影響,但仗著英、美的支援,尤其是在冷戰結束後,阿以矛盾被放在了談判桌上,以色列則不失時機地以自身在科技和經濟方面的優勢,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另外,中東各國的軍備競賽也是引人注目的。表面上,軍事競爭和政治競爭看似能提高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安全係數,但這也是中東局勢動盪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擴充軍備的結果是人們常能從電視和報紙中看到發生在中東的熱點新聞。這倒是符合了那些軍火製造商的心意,比如美國的軍火商就沒少從中東各國賺得個盆滿缽滿。在現在的中東,我們基本上能看到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據說有的國家甚至擁有了核打擊力量。
當然了,在中東的國家間“合作”才是國家關係的主流。這不僅僅是體現在*國家之間,就連阿以之間、兩伊之間也有過不同程度的合作。在多次的中東戰爭中,*國家團結合作,一同協調政治立場共同對抗以色列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戰場上就活躍著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等國的身影;在1967年的時候,*國家還一致對以色列採取不承認,不和解、不談判的“三不政策”。其後,在第四次的中東戰爭中,*的產油國以自己的石油王牌,迫使西方國家向以色列施壓,最終取得了對以鬥爭的區域性勝利。
區域組織和結盟也是中東地區一種常見的合作方式,尤其是*國家間的結盟是非常普遍的。不過,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加之多種原因造成的不穩定性,結盟後分化也較為頻繁。在二戰之後,中東地區出現過20多個區域、亞區域組織或聯盟,可惜的是現如今仍保留下來併發揮作用的已為數不多。
競爭與合作也好,聯盟也罷,都不如對抗這個詞在中東的衝擊面大。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中東國家間的對抗由來已久,尤以冷戰時期為甚,如眾所周知的阿以關係,兩伊關係,不僅出現頻率高,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在兩伊的對抗中,歷史積怨、領土紛爭、教派糾葛、爭作海灣地區霸主的野心,這些都是同為大國的伊朗和伊拉克對抗的根本原因。從1980年開始,兩國由最初的邊界戰爭逐步升級到“襲船戰”、“襲城戰”。戰爭耗時八年,雙方都傷亡慘重。
在冷戰後期,最突出的例子則是伊拉克和科威特間爆發的海灣戰爭。這兩個國家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伊拉克為了擺脫兩伊戰爭所帶來的經濟窘迫局面,竟然打起了入侵科威特的主意。當然,那也是國際形勢的變化刺激了伊拉克的結果。1 0年8月2日,伊拉克發動對科威特的侵略戰爭。入侵讓原本僅僅是一般的領土、資源糾葛變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抗。兩國的對抗引發了多國共同參與的大規模戰爭——海灣戰爭。
中東經歷著與歷史遺患相生相伴的風風雨雨,所以是紛擾的中東,可中東的紛擾又何止於此?外來勢力的插手讓中東的局勢更是險象環生。中東本想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可在中東的那些“大樹”真的就那麼好靠嗎?
2。群雄逐鹿中東(1)
在今天,大家都知道中東是石油寶庫,是會湧出一桶桶“黑色金子”的地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