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是發展各類中間產品。
穩定經濟增速是大局,銀行控制風險的唯一辦法是增加競爭力,展開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錯位競爭。在此關鍵時刻,有關方面協調行動,給予市場各方主體明確、堅定的預期,則是攜手共渡難關的重中之重。(2008…10…29)
房地產市場價格崩盤無法保障住房民生
民生問題一說就是錯。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有時候,一個冷靜、詳盡的方案更有助於改善民生。
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一是通脹問題。筆者曾經撰文指出,以美國引領的印鈔救市方案,只要信貸冰凍期一過,就可能陷入惡性通脹,現在這個觀點沒變。需要解釋的是,我認為信用凍結期尚未過去,有兩個我看重的消費信貸與公司債成本,沒有能夠證明信貸冰凍期已過。所以,就提出防通脹是半夜雞叫,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防通縮。
2008年11月份CPI、PPI資料及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證明了這一點。央行如果把防通脹作為重中之重是大錯特錯,而大部分時間處於經濟上行週期、希望獲得貨幣調控權的央行官員,習慣於把反通脹當作貨幣工作的核心。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調統司司長張濤表示,受當前適度寬鬆貨幣政策調控效果滯後顯現的影響,我國在未來6~12個月可能會重新出現通貨膨脹壓力。我更相信市場人士的判斷,《財富》雜誌專訪8位財經猛人,為明年經濟環境探溫,當中包括準確預測次貸危機會引發金融海嘯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