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遠距離包圍迂國方法,方能掌握主動,即完全不理白部的臨時部署而遠遠地超過他,佔領他的後方,迫其最後不得不和我作戰。
8 月初,根據這一戰略意圖,第四野戰軍決定兵分三路,直搗湘西、湘南及廣東敵人的巢穴。
西路,由程子華、蕭華率十三兵團主力,沿芒江、黔陽方向前進,直插廣西柳州,切斷白崇禧集團西退入滇或入黔之路;中路,由第十二兵團司令蕭勁光率兵團主力及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一部,待西路軍行動後,在衡陽、寶慶地區展開攻擊,尋殲白崇禧集團主力,爾後進入廣西,解放廣西全境;東路,由第十五兵團司令鄧華、政委賴傳珠率兵團主力,在二野第四兵團的配合下,南下廣東,解放廣東,爾後西進廣西,與西路軍達成規模巨大的“鉗形包圍”。
8 月4 日,第四野戰軍部隊兵臨長沙城下。
在中共地下黨長期策動和解放軍強大壓力下,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程潛及第一兵團司令、長沙警備司令陳明仁,率部起義。
程潛、陳明仁的起義,使白崇禧倉促構築的“湘贛邊防線”迅速瓦解,為第四野戰軍南下,創造了有利條件。
9 月13日,程子華、蕭華率四野第十三兵團由常德出發,擔任野戰軍進攻的左翼,分兩路沿湘川公路和資水前進。將士們不顧飢勞路險,在湘西南的崇山峻嶺中急速前進,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連克湘西南重鎮沅陵、漵浦、辰溪,直逼芷江。
芷江,是白崇禧新構築的“湘粵聯合防線”的左翼主要支點,是湘、桂、黔三省門戶。程潛、陳明仁起義後,白崇禧在該處成立了偽湖南流亡政府,並以第十七兵團駐防。
10月1 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時,第四野戰軍之十三兵團開始向芒江外圍展開攻擊戰鬥。10月5 日,十三兵團解放湘西南重鎮芷江。
四野西路大軍直取芷江的同時,擔任東路左翼進攻的第十五兵團和二野第四兵團亦在湘粵邊境突破敵人防線,分數路進軍廣東。
9 月30日,在東西兩路順利出擊之後,擔任中路進攻的第十五兵團和二野五兵團一部也開始行動。十餘萬解放軍將士以排山倒海之勢直趨衡陽、寶慶。在不到兩天的時間中,敵軍外圍據點被掃蕩殆盡,衡陽、寶慶的敵軍主力全線動搖。10月3 日,四野十五兵團和二野五兵團各軍齊頭並進,與在衡寶公路以北進行防禦的國民黨軍形成對峙局面。
“共軍要與我在衡陽、寶慶間決戰?”
白崇禧一看解放軍擺出的這個陣式,知道利害,情急之中,號稱“小諸葛”的他亮了一手不凡功夫,讓林彪見識了一下他的“障眼法”。
10月4 日,在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裡,關於白崇禧部兵力頻繁調動的情報不斷傳來:“3 日,位於衡陽的白部第七軍,位於耒陽的第四十六軍沿衡寶公路西進。4 日,位於廣東樂昌的第四十六軍、郴縣的第九十七軍陸續北上。這樣,至目前為止,加上原在衡寶線上的敵五十八、一○七、七十一和十四軍,白崇禧在衡寶公路百餘公里的地段上蝟集了近七個軍的兵力。”
“白崇禧要幹什麼?”按照野戰軍的原定方案,東、西兩路率先出擊,在廣西對湘南的白崇禧部達成合圍,然後,以中路軍予敵主力以大量殲滅。
可是,眼下,東、西兩路正在攻擊前進,戰役上的合圍態勢並未形成,而白崇禧又在四野中路軍的當面集中了七個軍,擺出了一副決戰的架式。
假如白崇禧是以進為退,那麼,四野部隊按原計劃行動,中路軍迅速出擊,乘敵調整部署的時機,一舉插向白崇禧部署縱深,將其包圍分割,即使無法將其一口吃掉,也可以拖住,為東、西兩路合圍贏得時間。如此一來,在湘南一戰解決白崇禧集團,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白崇禧不是虛晃一槍,真要與解放軍決戰,那麼,當四野部隊發起攻擊時,國民黨軍隊決不會輕易後退,其在廣東、廣西的援軍也會北上。於是,在區域性戰場上便會出現白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而第四野戰軍中路的四個軍沒有必勝的把握。還有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讓中路軍暫時停止前進,以現有之兵力再加上增援而來的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再待西路軍第十三兵團進至衡寶側後之時,同時展開攻擊,這樣便可以萬無一失,穩操勝券。
可是,這一方案也有風險。假如白崇禧真是以攻為退的話,那麼,解放軍部隊將會坐失殲敵良機,無法實現在湘南殲滅白崇禧集團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