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之戰。4 月,滬、寧相繼克復後,北伐軍渡江繼續向退至安徽北部、蘇北地區和山東南部的北方軍閥進攻。在上海、龍潭、和縣、臨沂、蚌埠、徐州戰役中,劉戡率部長驅克敵,戰功卓著,特別是在徐州戰役中,劉戡營斃敵甚眾,劉戡兩次負傷,仍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戰鬥。不久,第二營奉命守備徐州。此時,他就國民黨改編部隊等問題向國民黨中央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因其所見“頗為中肯”,且有一定遠見,被晉升為教導團第二團團副。

1928年,劉戡調任第九師第二十六旅第五十一團團副。1929年秋,劉戡部受命兵出豫西,繼而轉鄂北,側擊馮玉祥軍於老河口,追至武勝關。不久,升任第五十一團上校團長。1930年5 月,馮玉祥與閻錫山聯合反蔣,揮師東進。劉戡團隨師部轉戰確山、襄陽一線,與閻、馮軍激戰,繼而又轉移至隴海線。在野雞崗戰鬥中,劉戡眼睛、肺部、喉嚨等處均受重傷。1931年1 月,升任第九十師第二十六旅旅長。

1931年2 月,劉戡率第二十六旅赴江西參加“圍剿”紅軍,在贛南與紅

軍對峙。8 月,被調任第十師第二十八旅旅長,奉命至鄂北黃安、棗陽一帶“圍剿”工農紅軍。他將當地民眾和紅軍戰士一起誣為“共黨赤色分子”,一概格殺勿論,因此棗陽、黃安一帶的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摧殘。同年11月,劉戡升為第八十三師中將師長。

1936年6 月,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和廣東陳濟棠等,以抗日為名,組成“抗日救國西南聯軍”,出兵湖南,發動反蔣戰爭。劉戡又奉命率部揮師南下鎮壓。沿途所至,劉戡一面以武力進攻,一面策動兩廣軍閥部隊倒戈,向蔣介石投誠。不久,李宗仁、白崇禧在劉戡等蔣介石嫡系部隊進攻下,被迫向蔣介石妥協,陳濟棠下臺。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戡率部北上冀晉抗日,與日軍在紫荊關、陽泉等地血戰,不久奉令調守晉南中條山,堅持抗日。 1938 年春,日軍佔領晉南長治後,守衛此地的第一戰區為減少損失,不以扼守城他為目的,分散於晉南山地進行遊擊戰,與日軍周旋。劉戡率部在中條山附近建立抗日遊擊根據地,因他能以“軍事推動政治,以政治發展經濟”,動員所部開墾荒田,自給自足,頗受蔣介石賞識。1939年3 月,劉戡升任第九十三軍軍長,不久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一枚。

國民黨軍隊在“反共”、“限共”方針的指導下,不斷製造與八路軍的摩擦事件,千方百計地限制八路軍的發展,致使日軍多次乘機向中條山侵犯。

劉戡第九十三軍由於忠實地執行蔣介石的反共政策,致使其軍事力量受到極大限制。雖然劉戡升任第十四集團軍中將副總司令,但他的遊擊根據地卻一步步縮小,兵力損失極大。

1941年4 月,日軍分兩路向孟縣、濟源猛攻,並以飛機濫炸。劉戡率第九十三軍頑強抵抗,激戰數小時,全軍陣地被攻破,第十四集團軍主力陷入日軍重圍,後被迫突圍。中條山會戰失敗後,劉戡轉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第七分校任十三總隊隊長,並任教官。1942年,劉戡被授陸海空甲種一等獎章。

不久被調往中原戰場。1943年底,劉戡的第九十三軍被調往陝北前線,進攻陝甘寧邊區。

1944年5 月4 日,日軍坦克部隊向洛陽南方門戶龍門進攻,並陸續增加兵力。5 日,日軍8000名步兵騎兵在戰車100 多輛的配合下,兵分三路,同時發動進攻:一路攻擊東龍門山;一路攻西龍門山;另一路渡過伊河進攻河西岸的各陣地。此時,劉戡已接替犧牲的李家鈺任第三十六集團軍司令。他下令部隊全力抵抗,但最終還是不敵日軍的猖狂進攻,劉戡部奉命轉入盧氏縣境。

日軍在進攻龍門的同時,又分兵三路向西,欲徹底打亂中國軍隊退往豫西山地的部署。劉戡率兵利用靈寶、盧氏一帶複雜的地形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進抵靈寶一帶的日軍被迅速擊退。

1944年10月,日軍向西南推進,蔣介石令將劉戡調任重慶衛戍副司令,策劃守衛重慶事宜。劉戡加緊部署,準備全力迎擊日軍的再度攻擊,以護衛川、黔等後方各省。日軍後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供應困難,無力前進,只好退兵。

日本投降後,劉戡晉升為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駐防陝北,歸國民黨西安綏署指揮。1947年2 月,胡宗南按照蔣介石的指示,秘密調動其在關中和晉南的嫡系部隊,至陝甘寧邊區南部的洛川至宜川一線,企圖在三至六個月時間內解決陝甘寧邊區,把中共中央和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