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扼守著這片谷地最狹窄而險要之處。關樓的左側是左弼山,右側是右輔山,兩座山脈宛如兩條巨龍,自空而降,在友誼關關樓前聚首。

站在關樓前的廣場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中越兩國的國旗在邊境口岸檢查站的上方飄揚。口岸前的公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一片繁忙景象。

轉身抬頭望去,關樓拱門鐫刻在漢白玉上的“友誼關”三個蒼勁有力的紅色大字十分醒目。這是當年由陳毅副總理兼外長親筆題寫的。

友誼關是中國的九大名關之一。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這裡就設立了關口,稱雍雞關,後又先後改稱界首關和大南關。明、清兩代稱鎮南關。

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朝馮子材將軍古稀之年率領部將蘇元春、王孝祺等在此抗擊法國侵略者,打了一個漂亮仗,一舉殲敵1700多人,扭轉了中方在中法戰爭中被動挨打的局面,法國茹費內閣因此而倒臺,史稱“鎮南關大捷”。

1907年12月1日,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裡的金雞山鎮北炮臺親自領導和指揮了著名的“鎮南關起義”,同清軍激戰七晝夜,雖然最後因彈盡糧絕而失敗,但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

友誼關也是中越友誼的象徵。歷史上,它是中越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新中國成立後,它成為連線中越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批准將具有舊時代烙印的“鎮南關”改名為“睦南關”。1965年,又改名為“友誼關”,越方一側對應關口的地名相同,也稱“友誼關”。

在越南抗法戰爭和抗美戰爭期間,這裡是中國援越物資的重要戰略通道。

半個多世紀來,友誼關在中越兩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看著眼前的關樓,追想過去的歷史,我不由得回憶起參加中越邊界談判的往事。

中越關係?源遠流長

中越兩國是山水相連的近鄰,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與友誼源遠流長。

近、現代以來,中越兩國命運相連。

自鴉片戰爭後,中國不斷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19世紀末,法國發動侵越戰爭,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中越兩國人民為了爭取各自的民族解放和獨立,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基於國際主義精神和對中越共同地緣政治利益的認識,以非凡的戰略眼光和無畏的勇氣,帶領中國人民,支援和援助越南人民抗法、抗美兩場獨立解放戰爭,併為此付出巨大犧牲。當時中越關係堪稱“同志加兄弟”。

20世紀70年代末,中越邊境地區發生了大規模武裝衝突,兩國關係降至最低點。

1990年9月3日至4日,越共總書記阮文靈、越南部長會議主席杜梅和越共中央顧問范文同訪問中國,與*總書記和*總理在四川成都舉行高層會晤,雙方達成了“結束過去,開創未來”的共識,這成為中越關係的轉折點。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越陸地邊界和北部灣海洋劃界談判(2)

1991年11月,應*總書記和*總理的邀請,新任越共總書記杜梅和政府總理武文傑率團訪華,*總書記和*總理分別同他們進行了會談。中越兩國宣佈實現關係正常化。

與此同時,兩國還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處理兩國邊境事務的臨時協定》(以下簡稱“《臨時協定》”)。雙方決定維持邊界現狀,透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國之間存在的邊界領土問題。

雙方領導人認識到,中越要發展睦鄰友好關係,必須正視、解決邊界領土問題。

邊界領土?複雜敏感

1993年3月,我擔任外交部副部長,主管中國同亞洲國家的周邊事務等,中越關係始終是我最關注的事情之一。

中越關係歷史淵源很深,但交織著一些恩恩怨怨,不少問題都牽動民族感情,複雜敏感,特別是邊界領土問題,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處理邊界問題,要研究歷史,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明辨歷史是非,找到解決辦法。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我利用晚間閱讀了大量關於中越關係的檔案資料,對於中越邊界問題有了一些瞭解。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陸地邊界、北部灣海洋劃界和南沙群島問題。

陸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