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趙構身上也有這樣的故事,就是我們所說的“泥馬渡康王”的故事。
泥馬渡康王的故事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種版本是說,趙構當年被金軍押著北上去做人質,行至磁州,趁金兵看管不嚴逃脫了。趙構逃到一座小廟去投宿,夜裡夢見神人告訴他,說金兵將至。他馬上就驚醒了,起來衝到院子裡,看到院子裡有一匹馬,於是上馬就跑,一口氣跑過了黃河。等過了黃河之後,趙構才發現這匹馬是泥塑的,當時可能是受了什麼仙力的指點,一下就活了,把他馱過了黃河。當然,這個版本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我們前面提到過,當時趙構去金營,被金國統帥懷疑不是王爺,而是大將之子,所以關了幾十天后就放回來了,而後由他的五哥肅王趙樞代替他去金營做人質。
第二種版本是說,趙構從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到了揚州,聽說金軍要進攻揚州,就倉皇出逃。趙構逃到了一個神祠,看到一匹馬,然後翻身上馬植往南跑。不過,這個版本中的馬就更厲害了,上一個版本里的泥馬跑過了黃河,這匹馬可是馱他過了長江。趙構過了長江才發現馬是泥做的。這兩個版本,估計後一個更有真實依據,但是,馱趙構過長江的肯定不是泥馬。
實際上,這兩個版本的中心意思都是在說,趙構有神仙相助,泥馬都能馱他過河,可見他當皇帝是受命於天。所以,“泥馬渡康王”這個傳說,不管是由民間還是史官編出來的,它的目的都是為了說明趙構的皇位是有正統性的。
【“泥馬渡康王”當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但是也可以看出來,趙構只要得知金軍南下的訊息,第一個反應就是倉皇出逃,所以在歷史上留下了“逃跑皇帝”的惡名。 那麼,宋高宗趙構逃過長江之後,落腳到了什麼地方呢?】
趙構不聽宗澤和文武百官的苦勸,不肯回東京汴梁,而是逃到了揚州。揚州這個地方,自隋朝大運河開鑿以後,逐漸開始繁華起來,在唐朝的時候,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地位甚至超過了長安和洛陽。唐詩裡面有很多寫到揚州的詩句,像我們熟知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等。
趙構逃到了揚州,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了,一年多來,他一直顛沛流離,親眼目睹了田園的荒蕪、百姓的塗炭,如今到了江南這“繁華錦繡地,溫柔富貴鄉”,終於可以歇一歇了。於是,趙構就以揚州為臨時的都城,在這裡安頓了下來。但是揚州畢竟在長江以北,金兵能過黃河就能過淮河,趙構也知道,金軍打到揚州是早晚的事。於是,趙構派大臣護送太后、皇后、嬪妃和皇太子去了長江以南的杭州,那裡有長江天險做屏障,相對安全一些。而他自己則留在揚州,擺出一副不忘進取中原的架子,實際上就是要在這兒苟安了。他任命汪伯彥和黃潛善兩人為左右相,讓這對臭味相投的奸臣主持朝政,還得意洋洋地說,伯彥和潛善做左右相,朕從此無憂矣。趙構感嘆自己漂泊了這麼多年,心想現在終於可以安頓下來享受一下了,於是就在揚州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但是,趙構在揚州的安穩日子並沒有過多久。金國皇帝看到趙構做了皇帝,宋室居然又死灰復燃,非常生氣。於是,金國大軍再次南下。這次,金國的統帥發誓,不管趙構逃到哪兒,一定要把他抓住。金國人還給這次軍事行動起了個名,叫搜山檢海抓趙構,意思是,趙構藏在山裡,我就搜山,逃到海上,我就檢海,無論如何一定要抓住趙構。
第九講:逃跑皇帝(2)
金軍馬上要打到揚州城了,趙構還在寢宮中尋歡作樂。這個時候,內侍匆忙來報,說金國的騎兵已經離我們只有幾十裡地的路程了。趙構一聽金軍來了,什麼也顧不得了,穿上衣服,上了馬就跑。與之前相比,趙構的這次逃亡,就更加倉皇了。據說,皇帝跑的時候只帶了十幾個護衛,他的龍袍、璽印、國家的機密檔案全都扔在了揚州,就連從東京汴梁請來的太祖皇帝的神位,也沒顧得上帶。最後,這些東西都落在了金國人手裡。趙構就這樣狼狽不堪地一口氣逃過了長江,直奔杭州而去。有人說,就是因為這件事,趙構可能受到了過度驚嚇,所以喪失了生育能力。
皇帝倉皇出逃,連自己的冠冕和祖宗的牌位都沒帶,當然更顧不得那些文武大臣了。所以,趙構逃跑的時候,他的大臣們還都不知道。當時,汪伯彥和黃潛善兩個奸相剛從寺廟裡聽和尚講經回來,正大擺筵席,開懷暢飲。突然有人來報,說金軍馬上就要來了,皇上都跑了,你們怎麼還在這裡待著?這兩個奸相一聽,也放下酒杯,上馬就跑。兩個宰相一跑,揚州城的文武百官就作鳥獸散了。有的官員還算比較忠於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