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面對更沉重可怕的復仇,以及刑法上的懲誡。
也許,別的人,還可以一走了之,遠走高飛。
偏生是他不可以。
無情不能。
他不能走。
他走不掉。
因為他是無情。
他自小給訓練成一名捕差,他要面對律法,他不能不負責任。
他自小就在輪椅上渡過,他,走不動,也走不了。
這就是無情的宿命。
宿命一向無情。
可是無情偏生是剛剛打了一場架。
還傷了人。
傷的人,還是在這兒有強大背景、重大惡勢力、無人敢招惹家族的子弟。
而且,受傷而去的人,都知道出手的人正是無情。
他橫下心來,決定要面對這件事。
——他一走,就得讓諸葛先生背這個鍋。
為了這個,無情說什麼也不會走,更不肯走。
有的人正是這樣,劫難來時,考驗臨時,他反而堅持不退,抵死不撤,決不放棄,決不卸責,更不會放手離去。
有的人卻正好相反。
——是以,在逆境中,在恚難時,正好可以考驗、照見出人的本色,人性人情。
無情知道自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他傷了不該傷的人——不該,是指他們的來歷與身份,但在於事理上,他是必須要出手殺傷他們的,甚至可以說,這是件大快人心、替天行道的快意事!
可是,他得要面對打架的後果。
如果每個人都先想一想打鬥過後的種種麻煩和反撲,也許,就不會以打鬥來解決問題了。
甚至,連仗也不想打。
連戰爭也沒有了。
可是,會嗎?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
戰爭正是因為人而存在。
甚至可以說,從沒有戰爭的地方那就不算是人活的地方。
現在無情就得要面對“戰後”的問題。
很多人都說“世上沒有後悔藥”,其實不然。“後悔”本身就是一種藥,這種“藥”治的就是任性的舉措和燥狂的心。
不過,無情現在並沒有後悔。
他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唯有的悔意是:如果蔡府藉此把事態擴大,歸咎於諸葛先生,他恐怕自己一時之忿的出手,懷了諸葛先生的佈署與大事,那可是他承擔不起的。
所以他寧願對手直接找上他,快點來向他報復,這樣就可以圖個痛快,一了百了。
可是奇怪的是,沒有動靜。
一直沒有動靜。
一點堂響午寂寂,雖在人間卻無人煙。
清晨,一朵花開在氤氳的霧氣中漸放。
沒有人來找他的麻煩。
中午,一隻蟬在無情輕撫手中暗器時歡唱。
沒有人找麻煩。
傍晚,一隻離群的大雁在濃濃暮意輕嘶而過,很快沒入暮色蒼茫裡。
沒有麻煩。
沒有人找無情的麻煩。
沒有人找無情的麻煩反而更麻煩。
因為完全不知道敵人有什麼舉措、怎樣報復、會有什麼行動。
可是蔡家這種人是有些微小仇無不害人傾家滅絕為報復的。
無情傷了蔡家兩個公子,而且傷得不輕,一個恐怕得眇一目,另一個,只怕鐵彈還嵌在身上穴位裡,取不下來,剜不出來!
這兩個人沒有理由不報復的。
這種人決不會不報仇的。
第二章 最麻煩是沒有人來找麻煩
無情不怕麻煩。
他自小在麻煩中長大,在麻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