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記錄問題是黨性,認識問題是素質,解決問題是政績。”

要把一切問題充分暴露在上天之前,早暴露比晚暴露好,上天之前暴露比上天之後暴露好,主動暴露比被動暴露好,充分徹底地暴露比沒有完全暴露好。

要讓問題在上天之前暴露,就要對所有的元器件進行非常細緻的檢驗。

而一個元器件的可靠性從90%提升到97%,要進行200多次反覆試驗,其中不能出現任何一次故障。而火箭上至少有20萬個元器件,這就需要更嚴格的標準。

在這裡,你是否看到了“零缺陷管理”背後隱藏的巨大含義呢?

實際上,“零缺陷管理”表達的是一種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的決心。因為任何一點最微小的缺陷,都可能成為最終失敗的原因。

這種“零缺陷管理”,對於保證責任到位進而實現執行到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執行要到位,就得好好學習這種“零缺陷”的航天精神!

以結果思維引導(1)

和控制行為執行到位,就必須對結果負責。沒有結果的執行,就是白執行。

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需要有結果思維。只有以結果思維引導和控制行為,才能保證執行到位。

對結果負責,是執行到位的基本前提

執行既要重過程,更要重結果。沒有結果的執行,就是徒勞無功。

要保證執行的結果,就必須有結果思維:執行之前,先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和效果,並且為此該做哪些準備和工作。這也是保證執行到位的基本前提。

我們的合作伙伴“中國管理培訓7劍客”之一程社明先生,是國內最著名的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專家,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為在他看來,執行重在結果。對結果負責,才是執行的前提。而這個觀點的提出,與他早年在日本企業的工作經歷是分不開的。

在2006年第4期《銷售市場》雜誌上,登載了程社明先生的一個故事。

1986年8月,他到一家中日合資企業——中國大冢製藥有限公司擔任推銷員。在那裡,他親身感受到了日本人是如何做執行的。

有一次,公司通知內勤人員第二天早上按時到中心醫院會議室開會。第二天,他提前20分鐘就來到了會場,但直到會議開始前5分鐘,仍不見人影。

他感覺不對勁,於是趕緊打電話,一問之下,才知道會議地點不是在中心醫院,而是總醫院。

於是他急忙往總醫院趕,結果遲到了11分鐘。

他認為遲到不是自己的錯,但日本經理還是讓他寫深刻的檢查。當他正在為自己受到這樣的處罰感到憤憤不平時,發生的另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他的認識,並對他影響至今。

那次會議之後沒幾天,在另一個小型會議上,經理問同樣來自日本的經營科長:

“我們在上海的市場開發工作做好了嗎?”

科長說:

“都做好了。醫藥公司已經同意進貨,醫院以及藥劑科也同意買藥,對醫生和護士都進行了培訓,他們願意用我們的新藥品。”

經理又問:

“那為什麼這些藥還在我們的倉庫裡?”

科長說:

“那是因為天津火車站沒有車皮把我們的藥運到上海,我也沒有辦法。”

經理聽了,立即拍著桌子站起來吼道:

“只要藥沒到患者手裡,就是你的錯。你必須解決問題!”

於是科長對程社明說:

“咱們現在到天津鐵路局去調車皮。”

程社明想:鐵路局又不是我們開的,哪能那麼容易,想調就能調到。

科長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說:

“經理說得對,只要藥品沒到患者手中,就是我們沒有完成工作。我們去爭取吧。”

後來,經過他們和鐵路局的協商,車皮終於安排好了,藥很快就運到了上海。

透過這件事情,程社明明白了:什麼叫對顧客負責,什麼叫對結果負責。只有執行之前先想結果,並想到為了達到這樣的結果要做怎樣的努力,才是執行到位的前提。

與這件事相比,自己遲到的確是因為做得不到位:既然要去參加會議,就有責任提前問清楚準確的地點,以確保自己能夠準時到達會場。

之後,程社明認認真真寫了一份檢查交給了經理。

因為這件事,程社明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