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會,世事益繁,其所演之悲慘殘酷,更有甚於昔日。人民備受戮辱,而力不敢較,暫復隱忍,然蓄之愈久,爆發愈烈。“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使專制為原動力,其所激起之逆動力,洵將另有“大事”矣!
附錄:曾氏傳記三種評騭(1)
觀曾國藩傳記三種,各有千秋;夜讀聽潮,淵然隱有所感。
王定安的《曾國藩事略》採用淺近文言,一氣呵成,他那端嚴的幕僚筆法,簡潔素樸,敘述到位,雖無小標題節制而不覺其冗長。何貽焜之《曾國藩評傳》,也用淺近文言,而多采民初自日本等地引進的新詞彙,敘述詳盡,表達婉轉,句意深入,文章穩健而有逶迤之勢;蕭一山之書,已是白話論文,卻時採文言詞彙,句子有節制,故其吐屬也相當的妥帖,解析複雜歷史脈絡,深入腠理,尤有隨時拔起的精彩之論,峻峭突出,絕無冷場,讀之有觀止之嘆。
(一)
史家蕭一山先生的《曾國藩傳》,寫曾國藩救世的宏願,具體滲透在曾氏儲存中國文化遺徽的苦心之中。對他大加讚譽的人,只恨美詞難盡;大毀之者,焦點又在吾祖民賊這一點上。但以洪、楊非驢非馬的文化,所以他實在不必對毀傷他的人負責,而在清廷專制的大框架之下來儲存國粹,則其救世的宏願,也就不免大打折扣。悲哀的是他只能在此矛盾局面之下存在。所以,真正又要民族、*的革命,或至少不在客觀上為專制延長壽命,又要克紹中華國粹——那就只有等到孫中山及辛亥黨人的出世了。
從民族革命而言,人有不能原諒曾國藩的地方,可是罵他的章太炎,也不得不承認他是大英雄,“曾左之倫,起儒衣韋帶間,驅鄉里扶耒之民,以破強敵……命以英雄誠不虛”(《檢論》)。即曾氏建軍的發軔,不過是保衛鄉邑的初衷,“非敢贊清也”。蕭一山先生說,“國藩是為文化而戰,自不能以民族大義責之。彭玉麟始終不願做清朝的官,即有羞事異族之義,並勸國藩自主東南,英人戈登也勸過李鴻章,他們為什麼都不敢做呢……可以知道幾千年君主專制政體之下,一般人的忠君思想是如何牢不可破了”(《引子》)。
蕭先生著力論述曾國藩挽救了清朝是沒有疑問的,但清廷並不能救中國,清廷本身也是不可救藥的,但曾國藩為什麼還要去做呢?“曾拼命把清廷的命運挽救了,中國的舊文化也算保住了,這就是他的經世事業嗎……他的宗旨是治世、是救人”。明亡於清,不可能是曾氏的責任,清朝統治了二百多年,“一般人的忠君思想是任何的牢不可破”,蕭先生引章太炎說曾國藩的“不敢贊清”,而以異教愆禮指斥洪、楊,“足徵曾國藩是為文化而戰”。
第二章寫他以經世之禮學為依歸,養成道德學問特殊的造詣,證明他的事功,他的中年中興功業,晚年的退守,都和早年的學養慎獨功夫密切相關。他的一生的歸結在於禮學:即經世之學。筆者以為此一禮學實有制度之要義在裡頭。“古代的著作極簡單,分科更不詳,經世是寄託在歷史學中的……大儒是經世的通才,是博通的、綜合的,以禮為歸……曾國藩在史書裡面,不僅推崇杜佑的《通典》,而尤推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故在第三章,談曾國藩的時代,他的經世之禮學,發揮中庸的文化精神,以期把握時代。從孔子梳理到顧炎武,並對後者深致敬意。而曾國藩對顧炎武視為泰山北斗,萬古金聲;並讀陳臥子詩集,嚮往之至;這些都是抗清的大家,國藩的心曲可知了。故其“剿”捻“剿”洪、楊,可知是對社會、民間、文化負責了。蕭先生考出了曾國藩偉大成就的學術背景,他以儒生治兵,戡平大亂,維持中國文化的傳統賴以生髮的背景——那些極細微關鍵的地方。至於辜鴻銘《張文襄幕府紀聞》捲上說曾氏之佳處、之不可及處在不排滿這一點,則相當可笑。
附錄:曾氏傳記三種評騭(2)
在以經世之禮為中心的前提下,自尊與自憎的情感對立,消極與積極的觀念的衝突,對於極矛盾的環境的應付,也因之尚覺裕如。
蕭先生引其家書“吾近於官場,頗厭其繁俗而無補於國計民生。唯事之所處,求退不能”(第六章)分析其政略,“國藩開始發表他的政論,完全是站在人本主義的立場”。
蕭先生並比較湘軍、淮軍的根本不同,著眼在三端:一為大將的學術氣質,一為將領之出身,一為對事功的理解及其期望。湘軍多大儒,公忠體國。淮軍將領多出身微賤,氣概遠遜。湘軍的彭玉麟更是傑出純粹的學者;淮軍如劉銘傳等則為鹽梟……“無怪乎袁世凱以一文武都不成材的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