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氖且磐��幸饢摶獾囊磐�喚⊥�⒒頰擼�滯��浼布梢僥兀∥鞣秸苧в忻趴頗砍莆�鮮堵郟‥pistemology)是研究知識的本源及認知客觀世界的可能性,雖說多少有點屬於純粹思維的性質,但它的重要性卻在提醒世人要多用頭腦吸收知識。閣下開家門市店,知識不足而蝕本關門,後患不大;但是領引學術走向、文化建設的名家學者,知識不足而故作襲痴,則流患民族社會,害莫大焉。四益先生的《〈四庫〉四記》良工心苦,投袂奮起而義聲感發,但願不會言之諄諄,而聽者藐藐。

清詩切片

人類的生命成毀相因,人人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增加脈搏的次數。但在一反常的社會結構之中,構成生命無數剎那的本身,卻充斥著難以言說的痛苦,正直無辜者不可挽救的失敗;另一面卻是罪惡的勝利以及機運的惡作劇。人生可怕的方面,毫不留情地衍生蔓延。明人薛論道那種痛極了的感慨令人有寡婦夜哭、旅人寒起的透心涼意,他的散曲往往把沖天的壯懷和宿命的悲嘆結合一體,這就益見其痛。他的《北中呂·朝天子不平》尤可借來表達清末中下層民間的苦痛:

“清廉的命窮,貪圖的運通,方正的行不動。眼前車馬鬧哄哄,幾曾見真樑棟?得意鴟梟,失時鸞鳳,大家挨胡撕弄。認不得蚓龍,辨不得紫紅,說起來人心慟。”

晚清的預備立憲,正不必用“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來形容,因為年復一年,春天的氣息從來沒有襲人的綠意,有之,不過迂儒的想象罷了。朝廷放出的誘餌不過是一種掩飾其本質的冷媒介,黨人躍起狙擊,才是代表民意的熱媒介。缺陷極多的制度卻養活著一群寄生蟲,一切寄生蟲的本質是絕對不會殺死養活他們的制度。這是一種以積貧積弱換取統治集團穩定的戕害人性的社會制度,那些所謂“聖人意”的東西,乃是一種吞噬歷史似是而非的詞語黑洞,歷代知識階層所持有的*政治的因子,也因此蕩然無存。故黨人的鼓吹、起義、暗殺三方面的運作,意在求證,烏托邦雖然不會在俗世找到,但較為合理、公正的社會卻有可能出現。

讀清人的詩,情感的負載尤其沉重。出門如有礙,憂傷層出,整合嫋嫋不盡的浩嘆,瀰漫空間。濃霧般不肯散去。

清詩實在是長在理想與嚴酷現實縫隙中的嬌花,雖說另有一番芳美,然觀其氣色,彷彿總是瀕於凋零隕落,正可認識專制時代的暴虐對人心的摧殘。

從清初至清末,我們看到的皆是柔弱哀切的嬌花,聽到的是泠泠自語的傷逝之音。倘若說,晚唐絕句是以傷感為基調。則清詩感傷更深一層,是哀音自訴的淒厲。淒厲之所以要比傷感更深一層,乃是困厄更為深重,其苦惱亦愈加痛烈的緣故,是夢醒了無路可走的彷徨,是理想幻滅後精神上失卻家園的徘徊。花開本是生機勃勃,絢爛於春的象徵,但官至禮部尚書的詩人葉方藹卻怕花開,而喜花殘,“漫防酒醉先防醒,不怕花殘卻怕花開”,這是多麼反常的審美心理啊!

至痛,至極,至悲,至枯,乃清詩的一般感喟。“世事粗諳身已老,古音方奏客難聽”(顧炎武)。“功名傀儡場中物,妻子骷髏隊里人”(蔣超)。“聰明得福人間少,僥倖成名史上多”(袁枚)。“過眼榮枯皆嚼蠟,切身經濟是加餐”(張問陶)。

其實,給時間淡化了的歷史背景就似切片一樣活在這些悲嘆之中,清代的科舉將知識分子精神終生桎梏在“八股”裡面,文字之獄也前所未有地盛行,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說的就是大清律施行的嚴酷的民族壓迫,精神自由發展的渠道完全被堵塞了,審美心態未曾獲得哪怕一方微小的途徑,終於造成這淒厲的詩句。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創作的情形,是“悲涼之霧,遍被華林”,也彷彿是對清詩的情形而言。

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中篇小說《奧諾麗納》中寫奧太佛伯爵書房裡擺滿了花草,“他總是揀枯萎的買來,也許是象徵自己的命運”。這也最像清詩人的心態,“心如蓮子常含苦,愁似春蠶未斷絲”(黃仲則),試較之粉飾太平的《御製詩文十全集》中“時和歲美誠堪慶,只覺惕然饒暢然”,二者的價值相去簡直不可以道里計。浸透在困厄與辛酸中的詩人是特別能看清所謂盛時清世的。即如龔自珍,亦狂亦俠也好,劍膽簫心也好,他最終要倚靠在“吟罷江山氣不靈”的悽然欲絕的氤氳裡。

那蒼涼悽楚的文字後面,是漫漫專制長河流向衰亡前期的徵兆,也使我們在悽豔的搖曳中見到真正有價值的文藝,對於人生有著極強的愛慕和執著的不願墮落的苦悶,嚴肅而又沉痛的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