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張文錦話音方落,便聽一聲劍鳴微響。
便見一道人影從他身邊掠過。
心中一驚,急忙回身。
卻身“江舟”已朝洞天之外走出。
看似一步一步,十分緩慢,卻是瞬息間便出了洞天。
張文錦不由趕到丹室中一看,果真見江舟肉身仍端坐其中。
一時滿頭霧水。
搖搖頭,按下心中之惑,繼續在丹室前為江舟護法。
……
卻說江舟自洞天中出來。
一步步行於山間。
他此間的狀態,極似身外化身,卻又不盡然。
乃是他一身精氣神所化。
一氣化三清,其實是對天地人三才的運用。
天為天地神氣,地為地脈地理,人為精氣神三寶。
所謂混沌元始,本一氣化散,三萬六千神氣皆流為其數。
天地神氣,新舊交續,無窮無盡,百川因氣而不絕,天地因氣而長久,綿綿不絕。
聖人指一氣為歸,天氣、地氣,人氣,三氣歸一,令人不死。
人身法天象地,闢周身三萬六千神,使精華不散,則人不衰不老,不死不滅,鬼神畏懼,五靈鎮守,精氣充塞,禁無不伏。
他成就一品,開玄關一竅,以天地為外丹,法天象地,神氣不絕。
內闢諸神,神力亦不絕。
簡而歸之,所謂一氣化三清,便是內外天地神氣,皆可任他取用。
內外天地皆成,區區身外化身,不過小道。
此時的狀態,卻是他基於此而悟出的一門劍道神通。
腳踩地脈,外汲天地神氣,內取諸神神力,盡鎖一道元神之內。
他走得越遠,鎖住的神氣越多。
這正好與之前所得的三劍中最後一劍仍為相合。
第三劍本是元神之劍,威力比日出峨嵋都強。
不過所耗也是非比尋常。
一般至聖就算是元神耗盡,也未必能使得出。
他雖有地藏帝神,元神不滅,卻也無力摧動。
因此一直未曾使過。
有了這門神通,卻儘可使之。
鎖神氣為劍,摧山伏海,猛銳無當。
因此,江舟將之命名為“鎖劍訣”。
他這第三劍,本欲用來對付大梵寺,出了那口惡氣。
此去大梵,何止萬里?
萬里鎖劍,這一劍的威力,他自己都無法想象,但想來足以鎮懾大梵,出了這口鳥氣。
張文錦的訊息,卻令他不得不改變方向。
鎖劍之訣,口不能開,足不離地,否則神氣自散,這也是剛才他與張文錦說話時,兩次破散之因。
一身神氣盡鎖,張文錦也就看不到他的虛實。
此去北域怕是有十數萬裡之遙。
若是無神通,飛也要飛許久。
不過一氣化三清,本就是化天地人三才為用,足踏大地,地脈地理之妙盡在心中。
一步踏出,便如縮地成寸、乾坤逆反,或十里,或百里,或千里、萬里,只在寸步間。
步行十數萬裡,亦非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