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成了。
兩重天闕,一重“大羅”,一重“兜率”。
三十三天最上號大羅,是道境極地。
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化為三清天。
至於“兜率”,佛陀於此為諸天講說佛法,又自此天降生人間。
未悟須憑言說,悟來言說皆非。
江舟自己也無法明言為何會生此二天,也就無法說與張文錦知。
張文錦卻也沒有問,先是一喜,旋即仔細打量了江舟幾眼,又疑惑道:
“江兄,怎的你看起來……”
“不像一品?”
江舟一笑,接過他的話道。
張文錦點點頭。
在他眼裡,江舟此時不僅不像一品,甚至不像一個修行之人,毫無道行在身。
就連肉身血氣都不顯,連普通人都不如。
“我……”
江舟剛一開口,只說了一個字就驟然如泡影一般破散。
張文錦一驚,下一刻,又見一個“江舟”從丹室之中走出。
不由半張著嘴。
“江兄,你這是……”
張文錦似乎想到什麼,驚道:“這是你的一品神通?”
江舟笑道:“略有所得。”
張文錦曾說過,開闢紫府天闕,晉入一品至聖者,都會神通自生,各有不同。
如那個寶日賊禿,若非有千體千臂,幾如不死不滅,在靈空仙界中就已經被他拍得半死。
此時他自己晉升一品,方解其中之妙。
張文錦下意識問道:“有何玄妙?”
話才問出,又醒悟過來,忙道:“是我多言了,江兄不必理會。”
江舟說道:“也沒什麼不能說的。”
“一氣為歸,一氣化散,可名為‘一氣化三清’。”
一氣含三現混沌,大羅八景尊太清。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
這門神通,其實在凝聚太清道人之時,就已經暗蘊其中,佛掌印藉著太清道人之口,也說了出來,只是此時他方才悟得。
“一氣化三清……?”
張文錦唸叨了幾句,想到先前之見,不由道:“難道是純陽宮的‘坐忘無我,劍化三清’,身外化身?”
江舟卻搖頭道:“非化身之法,乃神氣化現之妙。”
這一氣化三清,確實並非他以往所認知的那種身外化身,而是另有玄妙。
神氣化現?
張文錦心頭疑惑,卻也沒有再追問。
這種至聖之道,神通妙法,都是各人最根本之道,如何能輕易示人?
不管江舟願不願意說,他也是不能打聽的。
江舟見狀,便知其意。
雖然他並不介意講述一番其中玄妙,但張文錦如此,他也索性落得清閒,不必多費唇舌。
“方才是江兄元神?”
張文錦卻還是忍不住有些好奇。
“是……”
江舟話才出口,又如方才一般,如泡影破散。
“……”
張文錦懵了。
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他竟然都沒有看出來有什麼問題,都以為是血肉之身。
沒想到竟都是元神所化。
他沒有再看到新的“江舟”走出來,丹室中傳出江舟的聲音:“張兄,我欲往大梵寺一行,肉身在此,此後不便開口,還要勞張兄為我護法。”
張文錦一驚,雖仍滿頭霧水,卻還是說道:“為江兄護法自是義不容辭,只是……”
他猶豫了一下才道:“江兄,你閉關已三月有餘,有一事……我想江兄應該知曉才是。”
丹室之中,江舟微感意外。
他知道自己存神紫府之中,對於時間流逝之感必然有所差異,只是卻沒想到已經過了這麼久。
張文錦已說道:“江兄,大約兩月之前,自北境傳來訊息,狄戎大破北雁關,北雁將士盡歿,韓雄與其十一子盡與關城同歸,太宰公孫弘以身魂引浩然長河現世,聚百餘萬將士屍骨忠魂,化黃沙白骨為城,覆滅數十方鬼方軍,其一十三具屍首卻為鬼方王廷所擄。”
“令師……東陽先生為免英烈屍首免受狄戎羞辱,詣地二十萬軍殺出祁山,於月前為諸狄與西戎聯合,戰敗於北漠大荒,令師也遭鬼方王廷所擄,如今卻是……”
張文錦又猶豫片刻,方才說道:“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