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的恆星系。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那些氣體巨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在離中央恆星很遠的地方公轉,近日軌道上的都是些小個子的岩石行星。我們的行星系看上去根本就不普通,幾乎像是個怪物。但是我們這個行星系的佈局對於產生並維繫生命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我們那顆巨大月亮——幾乎是個姐妹行星,由一顆小行星在遠古時代撞擊當時還是液態的地球形成的——引力效應,地球就會以一種不穩定的姿態搖擺執行,我們的大氣也會稠密到足以把人壓扁,就像金星上的一樣。而且,如果沒有木星巡邏在近日和遠日軌道之間,用它的巨大引力將彗星和小行星吸引開,那麼我們的世界就會經常被這些玩意兒擊中。在六千五百萬年之前,一次流星的撞擊很明顯地將地球上的生命幾乎一掃而光;我們決不可能承受更多的轟炸。

霍勒斯那兒的恆星系與我們的明顯相似,呂特人的也一樣。但儘管如此,類似於我們太陽系的恆星系是非常稀有的。我們這類系統只是個例外,而不是什麼慣例。細胞也並不簡單,它們其實是異常複雜的。至於令人著迷且又頭痛的化石記錄則顯示進化是大步跳躍的,而不是細微變化積累起來的。

我從成年後就一直是個新達爾文主義進化論學者。我當然不希望臨死之前改變自己的主意。

但是——

但是,就像霍勒斯所相信的,或許生命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

我知道進化的確發生了;我知道這是個事實。我見到過化石,見到過DNA研究者說我們和大猩猩在遺傳物質上有98。6%是相同的,因而我們肯定共同擁有一個近代的祖先。

跳躍式前進……

透過……或許有可能……透過量子跳躍。

牛頓在十七世紀提出的物理學原理大部分是正確的;它們可以被用來較為可靠地預測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拋棄它們,在二十世紀又將它們融入到一個新的,更廣泛的物理學原理中——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進化論是一個十九世紀的概念,它是達爾文1859年在他的一本書中提出的,書的全名為《物種起源:自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