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然而,許多研究表明婚姻對幸福感的影響並不顯著。在婚姻狀況與幸福感的關係上,之所以會出現不一致的結果,是因為這一關係還可能受到社會變遷、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例如,一些研究結果表明,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人的幸福體驗與婚姻狀況之間的相關係數在逐漸下降。有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這些資料後認為,在美國出現的這種變化應當歸因於離婚率的上升和未婚同居現象的增多。這兩種現象使得已婚者與未婚者之間的“幸福裂谷”得以縮小。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之外,心理學研究者們還對社會支援、生活事件、性別、宗教信仰、教育、職業等與幸福感的關係進行了實證探索。研究者們希望透過這類研究找到開啟幸福之門的“金鑰匙”。然而迄今為止,這一目標似乎還十分遙遠。心理學研究所揭示的這些關係基本上是一種相關關係。在很多時候,既可以講這些因素影響著幸福感,也可以講幸福感影響了這些因素。而且,即便是這種相關關係也並不像預想的那樣簡單,往往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所產生的互動作用的影響。在探索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保持健康心理——開啟幸福大門的金鑰匙

保持健康心理——開啟幸福大門的金鑰匙

主持人:曹 鈺 魏愛雲

特邀嘉賓: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史佔彪

有人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很大程度上與人們的心理感受相聯絡。就此,我們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的兩位博士。

一、 怎樣理解主觀幸福感

主持人:眼下,人們開始關注有關幸福感的問題,為什麼經濟發展了,但許多人並未因此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呢?經濟學家提出了幸福指數的概念。而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學範疇的概念。我們想聽一聽心理學研究者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祝卓宏:關於幸福感的概念很早就提出來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看法和標準,一是客觀幸福感,二是主觀幸福感,三是內在情緒的體驗。現在基本上認同的是主觀幸福感。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主觀幸福感會高呢?我覺得一是跟人格有關係,比如那些開放、外向、積極、樂觀的人,幸福感就高,相反,消極、內向的人幸福感相應就低;另外有的人喜歡和別人比較,從而帶來不同程度的幸福感,也因此出現了很多理論來解釋主觀幸福感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比較理論,橫向跟別人比較,縱向跟自己的過去比較,就會產生不同的主觀幸福感;另一種是目標理論,一個人目標達到了就覺得很幸福,如果沒能達到就感到很挫敗;還有一種是期望理論,一個人的期望是否切合實際、和實際條件相匹配,如果匹配的話就會帶來幸福感,如果不匹配的話就帶來一種挫敗感。

史佔彪:有許多解釋主觀幸福感的模式。其中一個是滿足與需要模式,是說一個人有了幸福感是因為某種需要得到了滿足。需要是有層次的。人性具有各種屬性,既有生物屬性也有社會屬性,還有精神層面需要友愛、尊重、得到別人承認等。在這三個屬性的基礎上產生了三種需要,即生物性的需要、社會性的需要和精神性的需要,如果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滿足,他或多或少就會體驗到幸福感。以前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即生物性的需求佔首位,而現在則不一樣了,生物性的需求已退居其次,更多是精神上的需要和社會性的需要,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們雖然不缺吃少穿而幸福感有時反而不那麼強了的原因。客觀上的需求雖然得到了滿足,但主觀上的需要層次卻在往上升,只有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得到滿足,人們才能夠體驗到幸福感。

幸福感雖然是主觀感受,但它與客觀的現實是有聯絡的,當一個人肚子尚且填不飽的時候也就談不上幸福感。但是有了客觀的物質條件是否一定有幸福感,這中間有個過程,這個過程跟人格、認知、信念、價值觀等等有關。另外,在相同的條件和環境中,有的人體驗到幸福感,有的人沒有體驗到幸福感,其中一個基本的因素在於安全感和認知的差異。比如同樣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瓶子裡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這杯子怎麼空了一半呢?

二、信仰,指引幸福的航標

主持人:可以談談價值觀和信仰對人的幸福感是如何施加影響的嗎?

祝卓宏:從出生年代來看,生活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人對社會的接受程度和滿意程度是不一樣的。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差異很大,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