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惡多端。在宮殿上受到賞賜,出來後便驕示於人:〃剛才和我的女婿一起喝酒呢,好開心喲!〃他常常喝醉了酒,光著身子在內室走進走出,霪乿無度,連他父親身邊的妻妾也不放過。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由極驕極滿終至要殺害霍光,廢皇帝而自立,最後被朝廷滅族。此乃父驕而子傲,終於敗家的典型例子。
東漢大惡梁冀的父親梁商,雖然是皇后的父親,又被封為大將軍,皇親兼居高位,但為人較為謙恭和順,且又能薦舉賢才,每逢民間鬧饑荒,他總要拿出自己封地的租谷賑濟災民。因此,東漢順帝很倚重他,旁人也大加稱讚。可惜的是,梁商謹慎有餘,而果敢威嚴不足,雖然對親屬子弟也時有告誡,但終究沒有約束教導好自己的兒子梁冀,致使其驕橫逐漸發展,最後招致滅族的慘禍。
梁冀在他父親活著的時候,就非常暴戾驕橫,幹了許多違法的事情。洛陽令呂放曾經向梁商檢舉過樑冀,因而使他受到梁商的責備,梁冀便派人刺殺了呂放。事後還施放煙幕,嫁禍呂放的仇家,以遮蔽其父的耳目。
梁商死後,梁冀任大將軍。東漢順帝去世後,無論衝帝還是質帝在位時,都由梁太后臨朝,太后即梁冀的妹妹,這樣實際上是梁冀專權。質帝雖然年僅八歲,但很聰明,眼睛瞧著梁冀,對朝臣們說:〃這是一位跋扈將軍。〃梁冀聽後,當天便把他毒死了。
桓帝初年,梁冀和他的家族成員一個個都加官晉爵,這就使其更加驕奢淫侈。那時候,全國各地凡向朝廷進貢,都得先送梁冀,皇帝還在其次。官吏和百姓帶著禮物和金錢去向梁冀求官或求情的,一批又一批地接連不斷。梁冀更是由驕而霪乿,竟和自己父親的美人私通。在人行大路上,誰家的婦女長得漂亮一點,只要被梁家的爪牙們見到了,隨時都有被搶掠去的危險。隨著榮寵和權力的增加,梁冀的驕橫更變本加厲,窮兇極惡。他掠奪良家婦女充作奴婢,多達數千人,毒殺向他辭行的荊州刺史,暗殺上書朝廷指斥其罪行的郎中。最後,惡貫滿盈,禍及三族,終遭來滅頂之災。
。←虹←橋書←吧←
第27節:看清形勢隱身自保
從這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中,可以看出把驕橫稱為敗家之弊的根源,實乃不虛不妄之言。
看清形勢隱身自保
在處世中,常因一言一事不夠恰當而得罪下人,所以糊塗學中提倡以隱為策,言其而寓事理中。
唐高宗時代,高宗想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問群臣可否。老臣長孫無忌等堅決反對,但許敬宗支援,他說:〃田舍翁多收十石麥,尚欲更故婦,況天子呢?〃高宗又問李責。李責是三朝元老,功高望重,他為了既不得罪眾同僚,又能討好高宗和武則天,便耍起了滑頭。他既不明確表示贊成,也不表示反對,只是說:〃此乃陛下的家務事,何必問外人?〃高宗聽後,心中有底,便堂而皇之地把武則天立為皇后了。李責正是憑著這樣一種隱術,一直受到重用和尊重。
宋代的种放深得糊塗奧秘,雖然名利心切,急於出人頭地,但為了更高更有效的仕途,卻先當起了隱士。北宋初年,种放聲稱放棄了科舉仕進之途,表現得極為超凡脫俗,以求身隱而名顯。結果,從宋太宗時候起便不斷有人上表推薦种放,皇帝也下詔令他進京任事。到真宗鹹平五年,當真宗賜錢10萬、絹帛百匹,遣使前去詔請時,他便來到了京城開封,被授以昭文館直學士、左諫議大夫的職位,真宗賜給种放昭慶坊甲第一所,錢30萬,銀器500兩。這時,种放府門庭若市,來訪者絡繹不絕,他也逢場作戲,應付一張張陌生的面孔。
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顯示出超人的才華,且名傳京師,他很想到政壇上去一展身手。他與王維是好朋友,王維在內建值班時約孟浩然入內閒談,恰遇玄宗駕臨。玄宗久聞浩然之名,當下便讓浩然朗誦自己的詩作。不料,詩中有〃不才明主棄〃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為孟浩然是在諷刺他不分賢愚,埋沒人才,孟浩然不但沒得到什麼官做,還惹怒了天顏。孟浩然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這一下仕途更加無望了,〃當路誰想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於是告別友人,離開長安回到故鄉過起了隱居生活。此後,孟浩然由儒而道,在山水田園詩意中傾訴痛苦,消磨時光,抒發〃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的感嘆去了。坦然地放棄仕途上的功名利祿,而選擇寂寞平靜,保全了一世英名。
富貴和權勢有時是禍水,如果看清楚了形勢就應隱身以求自保。
晉朝張翰見齊王炯道德敗壞,失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