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天空映得一片灰暗。

劉氏看這天氣似乎又要下暴雨了,連忙對著楊大郎喊了句:“大郎,叫上二郎和三郎,一起到岸上來把漁網收回船上去,免得一會兒下了大雨我們這網可就白晾了。”

劉氏交代完才抱著楊沫沫往耕田那邊走去,邊走邊順著這天氣給楊沫沫唱起了閩南童謠:“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拿鋤頭、欲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到一尾旋流鼓,(依呀哎都)真正趣味……”

這首童謠楊沫沫小時候就聽外婆唱過,只是她不知道原來早在北宋就有這樣的童謠,聽著劉氏用熟悉的閩南鄉音唱著有故鄉味道的兒歌,楊沫沫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在心裡默默的合著拍子和劉氏一起唱了起來,一直唱到她們在田間裡尋到了楊大柱……

“素娘,你怎麼帶著阿妹到田裡來了?外頭風這麼大,仔細吹裂了阿妹的臉皮。”

“不礙事,我給阿妹蒙了頭巾了。”

劉氏站在田埂上說話的同時,已動手解下綁在自個兒身上的帶子,邊彎著身子把楊沫沫放到了自個兒的背上,邊用那根長長的帶子把楊沫沫綁在了背上,做完這一切她便拿起擱在田間的另一把鋤頭,下了田同楊大柱一塊兒鋤起雜草來。

楊大柱見狀微微有些生氣,責怪道:“有我一人在田裡就行了,你留在船上帶著阿妹玩就是,何必帶著這半大的娃娃到田裡來瞎攪和?”

劉氏也不理會楊大柱的責備、只顧埋頭鋤著田裡的雜草,鋤了好一會兒才答非所問的問了句:“我看今兒天還是黑沉沉的,就連我們這兒都能感到海風大了些,想必海上的風浪會更大的吧?”

但凡以水為生的漁民都懂得借風雲來看天氣,所以楊大柱只瞄了天際的黑雲一眼,便悶悶的回了聲:“嗯。”

楊沫沫聽了也抬起小臉看了那快要壓下來的烏雲一眼,楊沫沫自小生長在海邊,自然知道一般情況下海邊的天氣不好,海上的天氣則會更加惡劣;海邊下小雨海上則可能會下傾盆暴雨、甚至還會颳起巨大的海浪來。

而一般遇上這樣的惡劣天氣,大部分漁民為了安全著想都不會貿然出海打漁,更別提北宋還沒有裝有GPS導航系統的漁船,楊大柱若是頂著這樣的天氣出海,危險係數可比現代增加了許多。所以楊沫沫瞧了那黑雲滾滾的天際後,剛在心裡猜想這幾日楊大柱還是出不了海,就聽到劉氏把她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

“照這樣的天氣來看,恐怕一時半會兒還是出不了海吧?”

劉氏問這話之前,楊大柱已經有大半個月因天氣惡劣而沒有出海捕魚了,所以眼下他顯得有些煩躁,不願同劉氏多說讓她也跟著添堵,只低低的回了句:“咱們有媽祖娘娘的庇護,天氣很快就會好起來。”

劉氏看了楊大柱一眼,最終還是把家裡眼下的狀況給說了出來:“家裡已經沒了給阿妹磨米糊的白米了。”

“那就先用糙米煮的米湯湊合幾天,待我出海打了魚回來,再拿魚去城裡和人家換些精細的白米回來。”

楊沫沫吃的精細白米,其實就是現代常見的大米,也就是把稻穀去掉穀殼後,用米臼進行精磨,去掉包在外面的那層糙皮的米。去掉糙皮的精米不但看起來雪白細膩,而且吃起來也比較柔軟爽口,在北宋屬於精貴之物,也比較適合磨成米糊給嬰孩吃。

這樣的精米一般是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窮苦人家有米吃就不錯了,哪還敢奢望吃上精米?

但因楊沫沫生過幾次大病、身子骨十分柔弱,楊家夫婦才會格外心疼她、不忍讓她吃糙米磨成的米糊,於是楊大柱便用自家打撈到的魚兒同城裡的米鋪換些白米回來,往往幾簍子魚才能換回一小袋精米,也正是因為這樣、前段時間楊大柱捕的魚都沒賣到什麼錢。

本書縱橫中文網首發,歡迎讀者登入。zongheng。檢視更多優秀作品。

第六章 惡劣的天氣

劉氏其實早就動了用糙米先代替精米幾天的念頭,這糙米其實就是隻去了一層穀子殼的、沒有再加工過的那種米,糙米吃起來口感不好、也不容易蒸熟。

但糙米對大人來說卻比較有營養,給嬰孩吃雖然差了些但也不至於吃死人,只是劉氏剛剛來之前已看過米缸了———家裡連糙米都已快見底兒了,別說是用它給楊沫沫磨米糊了,家裡十幾口人怕是很快就連米湯都喝不上了。

劉氏越想心裡越難受,但為了不讓楊大柱擔心,她最終還是沒把家裡的情況說出來,只同他說了些希望天氣能快些好起來,能讓家裡的兩個男人出海打漁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