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誘,終被擒獲。賀蘭山通往中興府的關口……克夷門失
守。中興府遂陷入層層包圍之中。其時雨多河漲,帝國侵略軍雖引水灌城,殘
害人民無數,但因蒙古軍不明水利,灌城的河水後來倒流,衝入帝國侵略軍之
大營。一時侵略者和抵抗者,都困於洪水之中。於是成吉思汗遣使招降。西夏
襄宗審時度勢,為保國家,重拾祖先的靈活外交,允諾稱臣蒙古,並以公主奉
獻好色的大汗,附贈嫁妝無數。
中興保衛戰中,夏襄宗屢屢呼救於金帝衛紹王,不料此昏君對天下大勢暗
昧無知,反以坐觀蒙夏爭鬥為樂,拒派援兵,單方面撕毀《金夏盟約》。遂使
西夏陷入內有洪水、外無救兵的困境,其後西夏人不得不屈膝降蒙,失去獨立
之地位。自此,西夏人將屈降之痛歸咎於金。金夏兩國由盟友反變為仇敵。金
夏相鬥,蒙古可以從容收漁人之利。
蒙古既以三次入侵降服西夏、斬去金朝右臂,乃謀大舉伐金之舉。此時,
金國尚佔有漢江、淮河以北的中國,以中都大興府為首都,上京會寧府、東京
()
遼陽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開封府為五京。但是金人久居中原,
漢化已深,過去兇悍之猛安答克軍沾染中原之奢靡,戰力缺乏。特別到金章宗
後期,北邊蒙古各部時常騷擾邊境,不得已修長城以抗之,乃至軍費猛增,加
上天災不斷,而腐敗官僚不思節制,致使國困民窮。為擺脫財政危機,金章宗
不得已採治標之法,加重稅收以斂民財,又仿效宋朝發行紙幣,導致通貨膨脹、
物價飛漲。種種問題壓迫老大之金國,章宗雖不失為兢兢業業之賢主,然不能
振國運之衰,終其一生,勉強維持而已。至章宗去世,完顏允濟即位,史稱衛
紹王,此人曾出使蒙古,個性之柔弱、才智之匱乏盡為成吉思汗所知,故其即位詔書到草原之時,成吉思汗指南方而唾罵:〃我以為中原皇帝乃是天上人做,沒想到這種庸碌懦弱之輩也可以做,那還有什麼好拜的!〃
成吉思汗一邊逞口舌之利,羞辱金朝新帝,一邊積極準備伐金事宜。先是收買代金守邊的汪古部,其後以大兵壓服金之〃右臂〃西夏,至於金朝之政治、經濟、軍事等情報,更是透過使節、商人、金朝降官等各種渠道大肆搜尋。此外,成吉思汗更以輿論鼓動將士,把侵略金國之舉化為〃為祖宗復仇〃的〃義戰〃。
1211年 2月,成吉思汗登肯特山,向長生天祈禱:〃啊,長生天!金人羞辱我的先人,把我的叔父俺巴亥汗和斡勒巴兒合黑,釘死在木驢之上,今天我要為他們報仇!長生天啊,請賜予我力量吧!〃此祭天之舉使蒙古勇士們相信,長生天必然保佑他們戰勝強敵。蒙古之騎兵,除兩千留下看守老營外,餘者兵分兩路、從徵金國。
東路軍由成吉思汗及其四子拖雷統領,以〃四狗〃之……〃神箭〃者別為先鋒,契丹人耶律阿海為先導。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金人幾無還手之力。金人集精銳 30萬,阻擊蒙古軍於野狐嶺(今河北省張北縣城南 10公里)。開戰之前,一名契丹族金將石抹明安投誠,盡告金軍內情。於是成吉思汗派〃四傑〃之一木華黎為先鋒,率敢死隊進攻,帝國大軍緊隨其後。金軍既為契丹人所賣,死傷慘重,敗退於會河堡,與蒙古軍激戰三晝夜,又不敵。此戰使得金軍精銳盡失,甚至名將如汾陽郡公郭寶玉也投降蒙古。
BOOK。HQDOOR。COM←虹←橋書←吧←
第78節:轉瞬即逝……蒙古帝國(16)
大軍乘勝追擊,一口氣衝到金朝中都(今北京),懦弱愚昧的金帝衛紹王面對亡國之危,竟也鼓足勇氣決心死守。蒙古軍屢攻不下,傷亡慘重,不得已向西北退卻。次年,即 1212年,成吉思汗率東路軍再度發動攻勢。西京(大同)之戰尤為慘烈。西京為金國要害,城池堅固,一時難以取勝。激戰之中,成吉思汗為飛來之箭所中,退至陰山休養。是年年末,〃神箭〃者別率軍進攻金之東京(遼陽),無奈金人抵抗堅決,蒙古帝國大軍幾無進展。者別先以大軍佯敗,退500裡而紮營,等城中金人放鬆戒備,以閃電戰擊之。東京遂遭蒙古軍之搶掠。
1213年秋,成吉思汗箭傷癒合,集合大軍,準備再次對金髮動大規模攻勢。此次進攻起初非常順利,但至居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