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防止世界戰爭、維護世界和平問題上,中國共產黨一貫主張堅決揭露帝國主義,主張加強社會主義陣營,主張堅決支援民族解放運動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再加“主張最廣泛地聯合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士,同時一貫主張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利用談判和其他各種形式的鬥爭”。
12月29日晚上,社論稿送常委審閱。吳冷西讓我帶上排好的社論清樣同他一起去劉少奇家裡聽取意見,準備在那裡修改。少奇同志見我們時,他有一部分意見已經親筆改在送審稿上,並照顧到上下文的銜接,他說他還有一些想法,讓我們考慮如何補充修改。(一)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一段,講到在帝國主義存在的條件下,發生國內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戰後十七年的歷史表明,這種區域性戰爭一直沒有間斷過。少奇同志把“在帝國主義存在的條件下”改為“在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存在的條件下”;把“這種區域性戰爭”改為“各式各樣的區域性戰爭”。他還提出,可否把戰後世界上發生過的各種戰爭分一分類,講一下究竟有哪些種類的區域性戰爭。(為了落實劉少奇提出的上述意見,8號樓參加起草的同志作了努力,但由於感到難度較大,在這篇稿中沒有來得及寫。)(二)關於核武器問題的一段,講到我們認為在一定條件下全面禁止核武器是可能的,劉少奇認為,對這個問題的論證還需要加強,要把條件講得更充分、更全面些。按照少奇同志的具體修改意見,在送審稿的基礎上,寫成這樣一段論述:“我們認為,在社會主義陣營擁有強大的核優勢的情況下,在各國人民反對核武器和核戰爭的鬥爭更加廣泛和深入的情況下,在帝國主義進一步喪失核優勢、被迫認識到它的核訛詐政策已經不起作用、認識到如果它發動核戰爭只會加速自己滅亡的情況下,全面禁止核武器是可能的。”(三)關於南斯拉夫問題的一段,按照劉少奇意見,加了一個重要觀點,指出“一個國家的性質,是由哪個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和執行怎樣的政策來決定的”。
同日,*把《陶里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社論稿送毛澤東審定,他在信中說:“這篇文章比上一篇困難得多。經過多次修改,搞成這個樣子。今天下午將在少奇同志處討論定稿。少奇同志意見,以在年底(31日)以前發表較好。請你看看,是否能用。最好在明天下午前給予指示。文章題目原想用‘駁陶里亞蒂’,因為‘駁’字在外文中有‘反對’的意思,故未採用。”
“前七篇”的起草經過(7)
12月30日,毛澤東最後審定這篇文章,他於凌晨2時批示:“小平同志:文章已看過,寫得很好,題目也是適當的。可以於今日下午廣播,明日見報。”
毛澤東和常委同志審定後,8號樓工作人員在進行引語、材料及譯文的核對工作中,還作了幾處技術性修改:(1)稿中有的地方把原子武器與核武器並提,這違反了科學常識。核武器包括原子武器,原子彈的原理是核裂變,氫彈的原理是核聚變,都是核武器。(2)稿中說中國有句古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一句俗語,不是古語。古語出自《易經》,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3)當時8號樓規定,文中引用經典著作不僅要核對中文版,而且要核對原文,如譯得不好可重新譯。這篇社論稿提到列寧把帝國主義比作“空架子”、“泥塑巨人”,是根據《列寧全集》中譯本第1版(毛選第1版第1190頁的註釋中也是這樣引用的)。這次請精通俄文的同志核對,發現中譯本這兩種說法,其俄文是同一個詞(飾宋蜒屠盟韌咄壅臀美 ),而且譯為“空架子”、“泥塑巨人”都不對,應譯為“泥足巨人”。列寧用的這個典故出自《聖經舊約全書·但以理書》,說的是巴比倫國王尼布加尼撒夢見一個巨大雕像,頭是金的,胸和腎是銀的,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但腳是半鐵半泥的。後來人們就用“泥足巨人”來形容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18世紀末以來,西歐曾用“泥足巨人”稱呼沙皇俄國。
《陶里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這篇社論,從1962年12月上旬開始起草,二十多天十易其稿,其中*主持討論修改三次, 最後經毛澤東和常委同志審定,趕在1963年元旦前夕發表。[注]陶里亞蒂,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國際共運著名活動家。1921年,他與葛蘭西等同志共同建立義大利共產黨,並加入共產國際。1926年,陶里亞蒂任意共駐國際代表,當選為執委會書記處書記。1935年他在共產國際七大作報告,呼籲全世界勞動者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1937年他作為共產國際代表,同國際縱隊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