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描寫祝由與太平一脈的千年恩怨和魏寧和林靈素之間的恩怨情仇,就是為了塑造戲劇衝突。
再次,趕屍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就是將屍體送回老家,我小說中送一次可以,但是老是送也送不出七十萬字來,很多東西只能介紹一次,比如符咒印器,生死輪迴這些大家想知道的東西,我在前面寫了,後面不可能在反覆闡述,這樣新鮮感沒有了,趕屍就靠著感情線和伏筆在苦苦支撐。
作為一個新人,你必須要在前十萬字把你這本書所有的看點全部寫出來,這是寫小說的一個鐵律,前面不精彩,你不是成名作者,你怎麼告訴後面說高潮再後面?
當然這和我文筆有限,思路鎖定有很大的關係。
就此我現在談談我這本書的我的一些看法:
1、人物性格不明確。特別是主角性格不明確。你不是金庸或者矛盾,千萬不要去嘗試性格複雜的主角,魏寧就是一個杯具的例子。
2、伏筆可以埋,但是千萬不要埋太過於邏輯化的,趕屍就是把伏筆埋得太九曲十八彎了,導致後面收筆收的有些倉促,因為可能到後來,作者未必也能把這個坑填的天衣無縫。
3、千萬不要讓讀者去思考。趕屍有一個缺點,就是把一切交代的太過於隱晦,你是作者,文字是你一個一個敲上去的,你不能要求你的讀者和你一樣,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看,你不是盜夢空間或者是禁閉島,讀者不會去看一遍或者兩遍每一個細節都去細細地看,去尋找答案,所以,該交代的事情,一定要交代的明明白白。
4、一定要有大綱。而且要有一個很詳細的大綱,趕屍就沒有,但是落筆後,要再去改前面的,整個故事都得去改,這樣是不可能的,趕屍就是這樣,大綱有,但是太過粗線條,所以,導致作者去寫今天的,明天的都不知道內容是什麼,特別是在銜接的上面,根本就是一個煎熬。
5、結局如果是悲劇,作者你也就杯具了。受盜夢空間或者是禁閉島的影響,我總是想寫一個開放的結局,但是可能我覺得我寫的很好了,讀者卻不一定買賬。讀者永遠是衣食父母,切記。
我感謝我的讀者,對我的不離不棄,趕屍不管是好還是壞,大家都接受了,至少每一個看過我的書的讀者,我都真心的謝謝你們,沒有你們,也就沒有趕屍,是你們支撐著我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雖然我很少跟你們交流,但是我謝謝你們容忍了我的懶惰和一次次的食言而肥,甚至在世界盃後,你們依然不離不棄地等我一個月。
謝謝你們。
趕屍是我的第一本書,如果在一年前,我說,我的第一本書是懸疑的,我打死也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