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我來解釋一下。
首先小盼是魏寧和丁瀅的孩子,是在小紅珠中生的,大家仔細看前面魏羨鬼與丁瀅的對話,說明他和魏寧有過性生活。丁瀅在投胎的時候,也曾經暗示過魏寧,當然,小盼不是一個“人。”至於他是什麼,我這裡留了一個懸念,父親是血屍,母親是鬼,這樣的東西,應該是一個恐怖的存在。丁瀅託夢給他父親,讓他撫養,後來被千秋接走了。也是是為以後若是有故事的話,打下伏筆。
其次,七七就是那顆樹,鳳凰女可能用一種蠱術在救七七,因為七七目前只有靈魂,而鳳凰樹又被魏寧砍斷了。七七沒有身體,三魂七魄必須依附在鳳凰樹上,前文以提,鳳凰女由於魏寧當時對他下了狠手,所以有意避開魏寧,不想跟他見面。
又有愧於七七,所以在一直幫她復活。
照片是第一次林靈素與魏寧在鳳凰照的,因為當時魏寧沒有三魂七魄,所以,在照片上沒有人影,只有林靈素一個人,而背後的一行字(當時林靈素就寫了的,可以看魏寧與林靈素相遇那章),也算是是林靈素一生心情糾結的寫照。這樣前後文就照應起來了。至於為什麼肯定照片上的人是林靈素,因為楊小那曾經提到過,林靈素的字很醜,可以參見救魏寧那章。
而魏寧和柳靈郎,則在一直找七七中。也許有一天會找到。但是也許找不到。
可能是連載小說,幾個月,大家前面都忘了,說實在我也忘了不少,但是如果一口氣看完,應該就明白了。
這種開放式的結局,是我所想要的。但是大家不一定喜歡。
迎喜神 完本感言
趕屍從四月十四日開始寫,一直到十一月八日,我今天終於寫完了最後一個字,不管大家評價如何,這是我的第一本小說,我覺得應該算得上是成功的。
寫趕屍的意向原來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想法,就是覺得,這個趕屍應該挺有意思,大家應該挺感興趣,所以就寫了,開始在貓撲上連載,後來到3g。
感慨很多,一時不知道如何下筆。
大家說前面比後面寫得好,我不認為,都是出自我的文字,我覺得前面後面都很有亮點,也很有看頭,前面不一定寫得好,後面也不一定寫的差。
但是結尾我確實不滿意,但是我真的無法再去想一個更好的結尾了。
經驗很多,教訓也很深刻。
趕屍這本書和其他的書不同,他是建立在很多奇聞異事上的,我知識面窄,很多東西都是靠百度的,如果給我一個圖書館的話,我自信可能會寫的更精彩,更漂亮。所以,當百度不到我所希望的東西,趕屍的生命力也就結束了。
這也就是為啥,我在後面著重的開始寫門派的恩怨和個人的感情的緣故。因為我實在是找不到更新更好更吸引眼球的素材了。
趕屍的老讀者都知道,我這本書原本計劃的只有三十萬字,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擴充套件到了現在的七十萬字,比以前的架構整整大了一倍。
前文,我搜集很多素材,所以寫起來很順手,雖然有瓶頸,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能夠每天開啟電腦就碼字,可是寫到後面,寫趕屍真的不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折磨,我一般很多時候,提筆的時候,都還不知道後面的情節是什麼,三四個小時,在電腦前寫不出一個字來的時候,很多。
為什麼,因為這本書結構大,人物少,我又不敢在寫更多的人物,人物越多,越難收,那個時候,趕屍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了,再寫,就平淡無奇,沒有建立在民間奇幻的東西上的趕屍是沒有生命力的。我也不想我的書這樣。
懸疑的長篇比不得玄幻或者歷史。他有一個主線,就是主角一步一步強大的過程,但是趕屍沒有,趕屍甚至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主線,這是因為,我這本書,是為一些奇聞異事而搭架脈絡的,所有的一切都圍繞這些大家不知道的奇聞異事去寫,所以,導致了我這本書脈絡的紊亂。
長篇懸疑很少,但是一般一出便是經典,在網路時代,十部玄幻可能中間才有一個懸疑。因為懸疑很難寫。
首先,他不能信馬由韁,他首先要大家相信,為什麼趕屍前面大家覺得好看,因為他貼近生活,很生動,但是後來,沒有辦法,因為文字長了,很多時候,便不能在寫的那麼真實,真實與想象力原本就是一對矛盾衝突,我一直在如何寫的真實和發揮想象力之間徘徊,所以我一直寫的很糾結。
其次,趕屍是一個和平年代的故事,社會的總體是和諧的,這樣便減少了很多恩怨情仇的衝突,我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