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所言大有出入:這是一個讓人心醉的江濱小城。

辛豐年原名嚴格,父親嚴春陽為孫傳芳部下,曾任淞滬戒嚴司令兼警察廳廳長,“對於祖先,辛豐年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羞恥感和贖罪心”(嚴鋒:《辛豐年其人》)。辛豐年幼時曾在上海生活,家庭教師中有復旦大學教授王蘧常先生。1937年抗戰爆發後,辛豐年在家自學,在教科書中讀了關於貝多芬《月光曲》的故事,從此迷上音樂。

李懷宇 你在南通讀到初二時就停學了?

辛豐年 我上到初中二年級上學期就抗戰,學校就停了。那是新式中學,而且是商業中學,畢業了可以到銀行當練習生,我們家裡讓我去上這個學校,也沒有遠大理想,為了以後就業方便。我也不喜歡上偽學校。我當時有一種想法:上學還不如自學,自學很自由,自己想怎麼學就怎麼學。我也不到外地上學了,也沒有機會上大後方。當時覺得自學還是一個好辦法,當然自學的結果就是不學無術(笑)。

辛豐年:我是一個落後的音樂愛好者(2)

李懷宇 自學時讀些什麼書?

辛豐年 主要利用開明書店出版的自學講義,可以補習到高中的程度。但有些也就不用講義,就是自己亂讀書,雜覽。另外就是自學英語,主要的想法是:為了多看書就要掌握英語,不懂英語的話,許多沒有翻譯過來的書就看不了。當時學英語是很困難的。

李懷宇 此前在學校時英語學得怎麼樣?

辛豐年 老師教得不好。這門課本來不感興趣,後來才想到非學不可,要自學。學了幾十年才能勉強看一些不太深奧的書,這也很可憐。後來參加工作了,也沒有時間花在自學上了。但是我在部隊裡對工作不感興趣,曾經要求:讓我去上學吧,去學俄語。不允許。我就自學,自學的程度比英語差,但是也能夠結結巴巴地看一些東西。這都是很遺憾的,如果過去能夠把外語學好,多學幾門,那麼我也許可以多讀一些書。後來,我看到金克木的書,他的幾門外語都是自學的。他讀書讀通了,我很佩服他,我見了朋友就推薦金克木。

李懷宇 抗戰時要不要逃難?

辛豐年 我小時候從四歲到十歲在上海住過六年。我父親當時在上海做過很不好的官,他是孫傳芳的部下。1938年,我逃難到上海又住了一年。但是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就又回到淪陷區,這時我主要就是自學了。還學了古琴,也是一知半解的。

李懷宇 你在學校裡對音樂感興趣嗎?

辛豐年 那時候我對音樂課是很煩的。每週有一課音樂,除了老師教我們唱一些歌以外,就是用商務印書館的課本教大家學五線譜。學得很枯燥,也很慢。每週上一課,結果上了一年我們也不能讀五線譜。當時我對這個是很反感的,覺得五線譜討厭極了,對音樂毫無興趣。後來我對音樂感興趣以後,幾個星期就把過去沒學的東西都學了,而且學得還更多,還能應用。

李懷宇 什麼時候看了關於貝多芬《月光曲》的故事?

辛豐年 那是在淪陷區了,從上海逃難回到家鄉。看了《月光曲》的故事,我就開始迷上音樂了。我是看了開明書店出的小學教科書,有一課是講《月光曲》的故事,那個小學教科書是葉紹鈞他們編的,而且是豐子愷用毛筆寫的,這個也很有趣的。這害得我大半生就把時間、精力花在音樂上了(大笑)。當然這也是一種享受。同時,也就沒有把精力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上,音樂是沒有用處的。我只是一個樂迷,要專業才能到學校裡當個教師,或者當一個演奏家,那就有用了。唯一的用處是寫文章拿到一點稿費(笑),這也是很慚愧的。

李懷宇 很多人就是看了你的《樂迷閒話》才慢慢喜歡上音樂的。

辛豐年 我懂的都很有限,除非他們自己再去認真地聽,認真地學,否則也不可能得到很多。音樂這東西,你要認真才能學得很深,但是現在很多人就是當成一種娛樂,這是很糟糕的。所以我現在對這種時尚也很失望。過去我就希望將來古典音樂能夠越來越普及,社會上人的情趣都提高了,這是很讓人愉快的。現在完全懷疑了,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現在高雅音樂也變成商業了,談音樂的書也不過就是一種商品了。

過去我喜歡音樂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將來我們這個城市裡到處都能聽到好的音樂,公共場所、公園裡都在播放貝多芬的音樂,這多好啊!現在我就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變成噪音了。想不到,這個世界變化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