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軍餘部堅持鬥爭二十餘年,給東漢朝廷以沉重打擊。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東漢朝廷解除了黨錮。黨錮的解除,給了士大夫集團在政治上發展的機會,他們關心政治、匡時濟世、捨生殉道的精神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漢靈帝為了加強地方政權的力量,平定各地區的反抗,採納了太常劉焉的建議,設立州一級的行政長官州牧,一改郡縣兩級的行政體制。出任州牧者,多為朝廷重臣,掌握州中財、政、軍大權,〃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東漢朝廷本想透過鎮壓黃巾起義,以加強中央的統治,但當黃巾起義的風暴過後,統治者驚奇地發現,欲恢復原來的秩序已根本不可能了。各地方豪強勢力擁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裝軍閥集團。在中央朝廷,士大夫集團的勢力不斷壯大,成為地方豪強在中央的政治代表。中平六年(189)四月,漢靈帝死,少帝即位。在此期間,外戚何進企圖在士大夫集團的支援下除掉宦官,結果反被宦官所殺。士大夫集團中的實力派袁紹又將宦官斬盡殺絕。隨後地方軍閥董卓進入京城,掌握朝政。關東的實力派又以討伐國賊董卓的名義擴充套件自己勢力。至漢獻帝(189…220年在位)初年,全國各地先後形成了幾個大的武裝割據集團:
公孫度佔據了遼東(今遼寧西部)。
公孫瓚佔據了幽州(今河北北部)。
袁紹佔據了冀、青、並三州(今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北部和山西)。
袁術佔據了江淮地區。
曹操佔據了兗州(今山東西南、河南中東部)。[霸氣 書庫 ·電子書下載樂園—Www。Qisuu。Com]
劉表佔據了荊州(今湖北、湖南)。
陶謙佔據了徐州(今山東東南及江蘇北部)。
孫策佔據了江東地區(今長江下游以南地區)。
劉璋佔據了益州(今四川及貴州、雲南、甘肅部分地區)。
張魯佔據了漢中(今陝西南部)。
馬騰、韓遂佔據了關隴地區(今陝西西部、甘肅、寧夏及青海北部)。
以上的格局表明,由中央朝廷統一號令全國的大一統局面已經不復存在。
這是一箇中央集權土崩瓦解的時期,一個地方實力派爭奪地盤的時期,一個分裂割據的時期,一個只能謀求區域性統一,然後再進一步實現全國統一的時期。
生活在這樣一個動盪的時期,諸葛亮是不幸的。
但從另一角度看,諸葛亮又是幸運的。因為這又是一個政治舞臺風雲際會的時代,一個為實現國家統一、人民生活安定,從而出現的龍爭虎鬥各顯英雄本色的時代,一個呼喚英雄、需要英才的時代。
如果說,諸葛亮家鄉豐厚的文化土壤是他成長的地利,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影響是人和,那麼這個時代就是他成長的天時。
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使諸葛亮成為三國時期人才群星中最燦爛、最耀眼的一顆。
第7節:第二章十年砥礪(1)
第二章十年砥礪
第一節名相成長的搖籃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諸葛亮兄弟姊妹一行從水路到達荊州的首府襄陽。
碧綠的漢水,在船舷邊激起歡騰的浪花,笑迎著遠道而來的一葉小舟。青青的峴嶺,敞開他寬廣的胸懷,擁抱著風塵僕僕的他鄉遊子。
數年來,輾轉流離的諸葛亮,見到的多是刀光劍影、餓殍流民,聽到的多是殺聲吶喊、呻吟歎息。進入荊州,他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
這裡有優越的地理條件。荊州治所襄陽被稱為〃水陸之衝〃,〃跨連荊豫,控扼南北,三國以來,嘗為天下重地〃。這裡南北東西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陸路由襄陽往北,經新野、南陽,可至京都洛陽;往南經江陵、長沙,可達廣、交二州,這是一條貫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從水路來說,發源於陝西漢中地區的沔水,流經襄陽、樊城,成為陝、鄂間的主要交通動脈。由襄陽沿沔水南下可達夏口,沿長江東下可直達揚州,溯長江西上可通梁、益二州。關於襄陽的水路交通,東漢時的大文學家蔡邕曾寫過一篇《漢津賦》,在描寫漢水(即沔水)流經襄陽時的情景說:〃過曼山以左回,遊襄陽而南縈。於是遊目騁觀,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貨,貿遷有無。〃
這裡有富饒的土地。古代地理名著《水經注》中寫道:〃建安十三年(208),魏武平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