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種興趣作為自己的成功目標。
興趣帶來的是高度的學習熱情,這是成功的最大動力。不僅如此,“興趣”是走向成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靠“興趣”來完成一項工作與靠“毅力”來完成一項工作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是樂在其中而後者是苦在其中。當人們從事有興趣的事情時,精神狀況必然振奮而工作效率也必然很高。另外,人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樂於思考的,或者說,只有感興趣的問題才能引發出持續的思考,而長久的思考是難題得以突破的基本前提。因此,興趣實際上是創造之母。
“興趣”暗含著人的自身潛能,挖掘出來將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庫。具體地說,“興趣”能使一個人輕鬆愉快地掌握某種知識,同時得心應手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我們中國人歷來重“毅力”輕“興趣”,究其實質主要是,注重外界對自我的約束力量而輕視自我本身的天然驅力;注意到理性的控制力而看不見感性的衝擊力;善於靠強制自我來達成目的而不善於靠挖掘自我潛力來開發自身;善於發現和利用外部能量而不善於發現和利用自身的內部潛能。由此,我們往往是勞神費力、從無到有地培養“毅力”去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勉強自己在不感興趣的方面爭取成功,卻不懂得開發現成的“興趣”來實現自己真正渴望的人生價值。
西方人的教育理念是,成功主要取決於個人的興趣、好奇心。因此,學校與社會都鼓勵個體要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追求成功,而不要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裡與那些真有興趣的人競爭。西方社會的成功價值觀是,卓越有著多種表現形式,成功的含義是多元化的,而成功的實質是,瞭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並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這種多元化的成功標準,使每個孩子無需達到一個共同的標準,只需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方面最大限度發展自己的能力即可,而在其他方面則順其自然,並無過高的要求。
自我控制與延遲滿足
發展心理學的“糖果實驗”證明:那些忍住誘惑的孩子,成年後在事業上更易成功。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瓦特·米伽爾給一些4歲小孩子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則能吃兩顆。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漫長的20分鐘,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他們終於吃到了兩顆糖。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繼續了下去,那些在幼兒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
當這些孩子長到上中學的年齡,就會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師的一次調查表明,那些在4歲時能以堅忍換得第二顆軟糖的孩子常成為適應性較強、冒險精神較強、比較自信、比較獨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經不起軟糖誘惑的孩子則更可能成為孤僻、易受挫、固執的少年,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並逃避挑戰。對這些孩子分兩級進行學術能力傾向測試的結果表明,那些在軟糖實驗中堅持時間較長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都很高。
十幾年以後研究人員再考察這些被測試的孩子,發現那些能夠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在學校時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成年以後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這個實驗中所展現的耐心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控制能力,即為了一個較長遠的目標控制自己暫時的慾望。不能延遲滿足的人,往往只是尋求完成短暫目標所獲得的獎賞,由此而錯過了完成長遠目標所能獲得的更大的獎賞。學會把目光投向誘惑之外,才能夠避免跌進致命的陷阱,才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機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個人如果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就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
4選擇人生目標(3)
從整個社會來看,我國學校教育和科研管理對短期成效的追求是文化的功利性、短視性的具體表現;從個體來看,青少年從小受到的功利化薰陶,促成了功利化的人生目標和行為模式。
功利化使我們的社會文化與學校教育都非常注重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和急功近利的工作績效,而這種功利性的社會文化觀念難免使我們每一個體帶有濃厚的功利思想,導致個體易於形成即刻滿足的心理需求,並促使我們為了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