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筏在江上漂移,筏上的太平軍潰逃,溺水和被砍死的太平軍戰士不計其數。楊載福等到鐵纜斷開了,便率領船隊衝向下游。下游船上的太平軍見到突然出現的船隊,非常驚愕,不知是什麼軍隊,便從船篷上了望。有的船發現不對頭,趕緊逃走。可是,太平軍船隊接連幾十裡,難以脫逃,一動就被掛住了。
楊載福的船隊直駛武穴,掉轉船頭,逆流而上,一路拋擲火把,焚燒太平軍船隻。彭玉麟則率領船隊,從上游一路燒下來。這時江上起了東風,楊載福順風,彭玉麟順水,兩路夾攻,直到天明,才會師返航。這一天,湘軍水師焚燬太平軍船隻三千多艘。
1854年,咸豐四年(28)
水上鏖戰時,李續賓率部在南岸助攻,一直打到富池口,斬殺幾千名太平軍,燒燬軍營。此戰以後,李續賓升任安慶知府。
太平軍因船隊變成了灰燼,再也無法封鎖江面,秦日綱率部於12月3日撤出田家鎮,退向黃梅。蘄州的太平軍也從陸路撤退到廣濟。
湘軍攻破了田家鎮,進佔此地和蘄州。湘軍水師名聞天下。楊載福因戰功升任常德營副將,加總兵銜。彭玉麟以知府記名。
文宗記錄湘軍戰法,手寫詔書,向江南江北的各路清軍水師宣示。清軍的這些水師將領,不懂艇船的戰法,繼續徵調紅單拖罟船,都是等待順風時才開航,所到之處,都被淹沒。
江西人也在製造戰船,仿照湖南的造船法,但是沒有良將統帥,每次出征,必定失敗。本年11月份,江西的清軍水師在廬山東麓姑塘鎮邊的鄱陽湖上抵抗太平軍,被打得大敗,損失四十多艘戰船。
湖南人則繼續發揚光大湘軍水師,在籍官員丁善慶、陳本欽、唐際盛和李概等人,開始捐資開設船局,而黃冕仍然專門制炮,以供湘軍徵用。船炮的研究者,當時無人能與湖南相比。
77
湘軍佔領田家鎮以後,太平軍幾次反攻,沒有成功,秦日綱決定退守九江。長江北岸的太平軍朝黃梅方向撤往安徽,南岸的太平軍則朝瑞昌轉移到江西。
曾國藩在田家鎮集合各路湘軍,稍事休整,為陣亡將士開了一個盛大的追悼會。在攻佔田家鎮的戰役中,湘軍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陣亡八百名將士,損毀一百多艘戰船。為了祭奠湘軍的損失,曾國藩為田家鎮昭忠祠撰寫了一副輓聯:
巨石咽江聲,長鷗今古英雄恨;
崇祠彰戰績,永奠湖湘子弟魂。
祭奠完了,曾國藩在指揮船上召開軍事會議,和諸位大將商議進攻九江的方略。湘軍將領們一致認為,應該趁著剛打了勝仗的銳氣,迅速東進。曾國藩見將領們鬥志旺盛,決定不待後援到齊,孤軍深入。
湘軍立刻開拔,向九江推進。水師直接駛入江西,於12月8日到達九江城外。
本來,長江北岸的作戰,計劃由總督楊霈領兵執行。但是太平軍在廣濟和黃梅的守將羅大綱下令設立了幾十道關卡和壁壘。太平軍丟失田家鎮以後,秦日綱和陳玉成都領兵在這裡集結,勢力十分強盛。
楊霈的綠營兵顯然不是太平軍勁旅的對手,無法向前推進,長江北岸的作戰,只好由湘軍陸師承擔。
12月9日,塔齊布和羅澤南兩部一起渡江。李續賓照例率部打前鋒。
12月15日,李孟群等人率領水師,發起了對九江的攻擊。
太平軍進佔九江城以後,在東北面約五十里的湖口駐紮了部隊,並在湖口對面的江心島梅家洲上,修建了兩座堅固的軍營,與九江城互相鼎峙,又在對岸的小池口駐軍,阻擊清軍陸師。
在九江城北的河洲上,太平軍修建了大型壁壘,設有火炮,洲旁系著大船,又有小艇環衛。
李孟群下令首先攻擊大船,進攻不利,蘇勝和鄭沐身中炮彈陣亡,李金梁的戰船在江水中沉溺。
太平軍已經見識過湘軍在水上作戰的方法,開始模仿。他們也集中力量進行水戰,多造小艇,靠在大船旁邊,尋機搏殺。
時值隆冬,寒風大作,江水波濤洶湧,雙方的戰船在江面顛簸起伏。太平軍沿岸發射火箭,焚燒湘軍船隊。湘軍水師日夜冒險作戰,十分艱苦,很想休整,無奈陸師將領認為攻克九江城只在朝夕之間,所以每天作戰不止。
同一天,太平軍發起反攻,被湘軍打退。
塔齊布所部渡江以後,繞到蘄州,於12月17日在蓮花橋與太平軍遭遇。這時石達開從安慶派來的援軍已進入廣濟,太平軍兵力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