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國也發生了嚴重的內訌。是年6月,太平軍攻破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死於8月9日的訊息傳入南京後,東王楊秀清藉口西線緊急,調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赴前線。天京於是只剩天王洪秀全和楊秀清。
某日,東王稱 “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天父“上身”的東王對天王說:“你與東王皆為我子。東王有咁大功勞,何止稱九千歲?”洪秀全說“東王打江山,亦當是萬歲。”天父又問“東世子豈止千歲?”洪說“東王既稱萬歲,世子亦當是萬歲,且世代皆萬歲。”天父大喜說“我回天矣。”
洪秀全回宮後,以東王有篡位之心,調動女兵防守王城,又密詔北王,翼王回京。北王韋昌輝率三千精兵趕回南京。當夜聯同燕王秦日綱攻入東王府。東王被戮,東王府內數千男女,包括東王妻妾五十四人同被殺盡。之後北王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捕異己。一日一夜間被殺軍民竟有兩萬餘人。
十餘日後翼王石達開到天京,進城晤北王,責其殺人太多,多是無辜之輩,韋昌輝哪裡是個省油的燈,既然他在天京坐大,自然輪不到石達開說三道四。石達開見事不諧,夤夜匆忙縋城而去。韋昌輝沒有能捉拿到石達開,一股氣沒有地出,盡殺其家屬及王府部屬。石達開泣血求天王洪秀全殺北王韋昌輝以謝天下。這韋昌輝便一不做二不休,老子反了你天王又如何?叛變攻打天王府。韋昌輝的暴行終於犯了眾怒,敗於忠於天王的將士韋昌輝死於亂軍之中。天京事變後,洪秀全以天京無人,召石達開回朝輔政。為防不測,大封洪氏,洪氏兄弟當權後,自然再無石達開的好果子。石達開於是再度出走縋城逃命而去也。
此時,英法兩國已經組成了聯軍,由英國人額爾金和和法國人葛羅率領。英法兩國先後發兵,直向香港。到達香港後,美國公使列衛廉、俄國公使普提雅廷都嗅到了巨大的利益,趕到香港與英法公使會晤,明確表示支援英法的行動。12月,英法聯軍5000多人編組集結完畢。額爾金、葛羅向葉名琛發出通牒,限48小時內讓城。葉名琛還是老樣子,既然朝廷要保持現狀,那就保持現狀好了,為英、 法兩國嘛,肯定是虛張聲勢,多給銀子就好了,依舊不作防禦準備。48小時後,,聯軍炮轟廣州,並登陸攻城。一日廣州失 陷,葉名琛被俘,被英法押解解往印度加爾各達,後病死於囚所。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四國公使出於利益結合,糾結一起北上。4月,四國公使在白河口外會齊分別照會清政府,要求派全權大臣在北京或天津舉行談判。英、法公使限定 6天內答覆其要求,否則將採取軍事行動。美、俄公使佯裝調解,勸清政府趕快談判。 清政府既不能正確判斷英、法下一步的行動,又指望美、俄調停,更擔心人民軍和太平軍勢大,全無同英法聯軍作戰的決心,一味想先壓下這兩出心腹大患。可是太平天國尚可有勝有負,死死的把天國侷限在江南一帶,這人民軍雖不稱國,卻是厲害異常,束手無策,坐看勢大。不過,不知怎地,自從英法聯軍北上到了白河口外之後,這人民軍突然之間全線向清軍停止了攻勢。而且傳過話來,說什麼外敵當前,萬不可骨肉相殘。中華宜上下一心,全力抵抗侵略。若清軍無力抵抗外敵,只要清廷讓出一條路來,人民軍願意頃刻北上,直抵京津,打擊英法侵略者。為表明誠意,人民軍從即時起,主動停止一切陣地清軍的攻勢行動。
人民軍的這個表態在清廷引起了渲染大波,咸豐帝急召內閣群臣,結論是萬萬不可相信人民軍。要是他們到了京津,那還了得?而英法兩國,現在僅僅是要求談判,談判而已,何足掛齒,人民軍這麼做,那是保藏禍心,萬萬不可相信。而且既然人民軍說不再主動進攻,這真是一個天賜的良機,我們完全可以藉此機會,調兵遣將,一舉將人民軍拿下。
當下咸豐命令直隸總督譚廷祥及託明阿防守天津大沽海口,給僧王加派兵丁,命他藉此人民軍自毀的良機,速與人民軍作戰。譚廷祥和託明阿到了天津後,根本無意於作戰,只想等著朝廷和英法兩國談判,何況還有俄國和美國的調停,更是讓他們兩人將心放到了肚子裡,整日在天津“禮尚往來”,從沒有想過讓軍隊作過準備。不分清軍將領眼見英法聯軍勢力弱小,若能把握戰機,完全可以先敵取勝,多次上書,要求對英法聯軍進行主動攻擊,二人均以各種藉口給搪塞了過去。而對某些人提出的即使不主動進攻也最好加強防禦的意見也一併駁了回去。
額爾金、葛羅在聯軍進攻準備完成之後向清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讓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