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使館尚未動手,董軍門一勇之夫,不可輕信。現在各國兵船各海口皆有,如攻京中使館,大局不堪設想。如各國兵並進,臣隻身赴難,不足有益於國,請乾綱獨斷。李鴻章拭淚直陳,請代奏。”
“那麼,王爺,代奏了沒有呢?”榮祿問說。
“剛收到,我想跟你商量了再說。看樣子,李少荃是決不肯進京的了。”
“他怎麼肯來跳火坑?”榮祿答說:“不過,咱們也非得找一兩個幫手不可。”
“你看吧!看誰行,你我一同保薦。”
※ ※ ※與使館講和這件事,總算打消了,而且慈禧太后還發內帑獎賞,對甘軍來說,當然大足以激勵士氣。可是,使館攻不下來,這是說什麼也交代不過去的事。
不但載漪著急,董福祥更覺坐立不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無非怎麼樣將“董”字帥旗,插在各國公使館的屋頂上。幕僚集議,所談的亦無非是如何得有一條妙計,攻破使館。
最後是李來中出的主意,“武衛軍原有破敵的利器。”他說:“只要榮中堂肯把大炮借出來,一炮轟平了使館,什麼事都沒有了。”
“啊,啊!”董福祥精神大振,一躍而起:“怎麼就想不起?
我馬上就去。“
於是策馬到了東廠衚衕榮府,上門道明來意,門上答說:“中堂交代,今天不見客。”
“不行!”董福祥的語聲很硬,“我有要緊事,非見中堂不可。”
門上皮笑肉不笑地答應著:“是了!我替董大帥去回。”
一報進去,榮祿奇怪,這幾天他無形中跟董福祥已經斷絕往來,如今突然上門,說有要緊事求見,倒要打聽一下。於是,一面派門上傳話,請董福祥等一等,一面立刻派人到甘軍中去查詢董福祥的來意。在甘軍中,當然有榮祿的“坐探”,很快地便有了確實的答覆,原來董福祥想來借炮。
“哼!”榮祿冷笑:“今天倒要看看他,有什麼本事從我這裡把炮借走?”
這時董福祥已等得不耐煩了,繞屋旋走,嘴裡嘀嘀咕咕地罵他的部下,實是指槐罵桑罵榮祿。如是等了有個把鐘頭,才將他引入書房。
書房中,榮祿靠在藤椅上,動都不動。如此待客,未免過於失禮,而董福祥有求於人,不能不忍氣吞聲地請個安,開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