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二十二年可有慶典?”他看著啟秀問:“穎之,你是禮部堂官,掌故又熟。你說!”

“照成例,都是五旬壽辰……。”

“可不是!”榮祿搶著說道:“我看還得請旨,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一天都擱不得。”

“好吧!咱們請旨。”剛毅無可奈何地答說。

請旨的結果,暫時壓了下來。其餘的四道上諭,立即交內閣明發。同時通知上海電報局,轉電各省督撫。

※ ※ ※上海電報局的總辦叫經元善,接到電報,大驚失色,立刻帶著譯出來的電文去看盛宣懷,請示處置辦法。

盛宣懷的官銜是大理寺少卿,差使是“督辦電報輪船兩商局”,恰為經元善的頂頭上司。當時看完電文,心中亦不以朝廷此舉為然,但既為上諭,當然遵辦,便即說道:“這事耽擱不得,先發兩江、湖廣,其餘通報各省,一律轉知。”

“原電照轉,自不在話下。”經元善面色凝重地說:“名為立嗣,實為廢立,只怕馬上還有皇上退位的上諭。果然不幸而有此,各國一定調兵干預,以積弱之國,而當數國雄兵,危亡立見。元善的意思,想聯絡上海紳商各界,聯名致電總署,請為代奏諫阻。不知道杏公的意思如何?”

盛宣懷聽得這話,大吃一驚。不過他深知上海的民氣,反對慈禧太后及舊黨的,大有人在。而且自己以洋務起家,天生就站在新黨這一邊,如果表示反對,無異自居於舊黨之列,有失立場。而最要緊的是,李鴻章與劉坤一都不主張廢立,倘或違逆了這兩人的意思,“督辦兩局”的差使,立即不保。因此,決不能阻撓經元善。

然而他亦不敢公然贊成,否則,經元善進一步請他領銜發電,可就無以推辭了。這樣聲色不動的想了一遍,決定學一學王文韶,裝聾作啞。

“蓮珊,”他從容自如地叫著經元善的別號說,“轉眼就是三十了,應該要發的,賀年的電報,請你檢點一下,不要漏了那一處。”

經元善一愣,細想一想方始會意,這是默許的表示。於是不再多說,辭回局裡,立刻擬了一個電報,去找他的好朋友汪康年商量。

汪康年字穰卿,先世是徽州人。乾隆年間遷居杭州,經營鹽、典兩業而成首富。汪氏與海寧查氏一樣,亦商亦官,子弟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