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也不過兩江、湖廣……啊,”立山驀地裡想起,“湖北出了大新聞,你聽說沒有?”

“不是說鬧假皇上嗎?”

“是啊!”立山問說,“宮裡也聽說了?”

“沒有人敢說。這一說,不鬧得天翻地覆。”李蓮英扳著手指,唸唸有詞地數了一會說:“剛好二十。”

“二十?什麼呀?”

“皇上名下的,死了二十個人了。”

這一說,立山才明白,是皇帝名下的太監,這兩年來被處死了二十人之多。立山想起因為在瀛臺糊新窗紙而被責的那回事,頓有不寒而慄之感,話也就無法接得下去。

“湖北也稍微太過分了一點兒!”李蓮英意味深長地說,“年初二就給他一個釘子碰,也夠他受的。”

“喔,”立山問,“怎麼回事,我倒還不知道。”

李蓮英不答,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宮門抄遞給立山,揭開來看,第一頁開頭寫的是,光緒二十六年正月甲辰朔,下載上諭兩道,都是皇帝三旬壽誕,推恩內廷行走王大臣及近支親貴的恩旨。正月初二隻有一道上諭,原來先有電旨:命各省將關稅、鹽課、厘金,裁去陋規,以充公用,並將實在數目奏報。張之洞電覆,湖北的這三項稅,以及州縣丁漕平餘,經逐漸整頓,已無可裁提,又說近年來戶部提撥太多,湖北督撫籌款甚苦。最後定個辦法,以後每年總督捐銀二千兩,巡撫以下遞減,全省官員共捐七千七百兩。朝旨申斥:“張之洞久任封疆,創辦各捐,開支國家經費,奚止鉅萬,即以湖北一省而論,豈竟弊絕風清,毫無陋規中飽?乃以區區之數,託名捐助,實屬不知大體!著傳旨嚴行申飭,所捐之項,著不準收。”

這還不算,最後又有一段:“嗣後如實在事關緊要,準其簡明電奏,若尋常應行奏諮事件,均不得擅髮長電,以節糜費。”

看到這裡,立山伸一伸舌頭,“好傢伙,這個釘子碰得不小。”他說,“照這麼看,那件假皇上的案子,大概快要結了。”

“不結也不行,莫非真的在武昌立一個朝廷?”李蓮英說,“我看,姓張的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

“是!老佛爺還是有老佛爺的手段。”

“就是這話羅!”李蓮英執著立山的手說,“咱們自己兄弟,我有一句話,凡事只要對得起老佛爺!別的不妨看開一點兒,無須認真。”

立山細味弦外之音,是勸他對端王兄弟容忍。這當然是好話,雖然心裡不甚甘服,但李蓮英的意思是可感的。因此,沉默了一會,用很誠懇的語意答說:“衝你這句話,我就委屈我自己好了。”

這樣談到天黑,聽差來請示,飯開在何處?李蓮英先不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