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氣勢,就讓人打從心裡深處起了寒顫。
直到立後昭書宣告後,朝堂上的凝固、僵硬的氣氛被打破,百官面面相覷,目光都望向了丞相諸葛峰。
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諸葛峰就是不回頭,也知道身上那無數道聚焦在自己身上彷彿能穿透他身體的灼熱、期盼、詭異的目光。
如芒在背,他甚至都能感覺到冷汗慢慢地沁出,最後失重順著肌膚淌了下來。
身為百官之首,上諫君王,責無旁貸,哪怕——是死。
心裡明亮,身體卻像是被人點了穴位般,絲毫不能動彈。
諸葛峰心裡苦笑,他縱橫官場數十年,直到今日官拜高位,自然是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而來的。
皇上敢公開了,自然就不怕群臣反對,也無懼天下口誅筆伐。
只怕,誰出聲……
但,他卻不得不出聲!
“皇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是為人倫禮教,郡主乃長公主所出,是皇上嫡親外甥女,與皇上舅甥之禮,豈可為妻?怎可為後?臣,懇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天下萬民為重,收回成命!”
諸葛峰一出聲,不怕死的‘忠臣’大有人在。
這不,朝中清一色的‘一品老臣’都大有拋頭顱,灑熱血的豪情。
只聞撲通撲通聲,幾位老臣們都跪了下來,這些人,都有兩個共同點,那就是,年紀老,資格老。
“臣等懇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天下萬民為重,收回成命!”
既然資格派都進諫了,中流砥柱派們也都爭先恐後的跪在了地上,齊聲上諫:“臣等懇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收回成命!”
一些文臣,武將見狀,也都遲疑的跪了下來。
“臣等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收回成命!”
“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收回成命!”
……
一陣陣的聲音如同波浪似的從前面往後翻湧。
在場中除朱無垢和林世風宛如鶴立雞群似的站立著,其餘滿朝文武百官,都跪了下來請命。
這場面,極具氣勢!
林世風低下頭,心中嘆息。
皇上既然都敢向天下各國君王公開此事,就意味著這件事已經沒有了迴轉餘地。
。
別說諫言,哪怕他們以死上諫,恐怕也改變不了事實,只不過是徒勞犧牲罷了。
他雖同樣震驚於皇上驚世駭俗之行為,但他與這些官員唯一不同的是,他不會去做無謂的犧牲,他相信皇上可以解決這件事引發的輿論和危機。
但,這些請命的官員們,他們想的和他不一樣,因為看問題的角度和站的位置不同。
這並非他比他們聰明,而是身份的束縛。
他們在場這些人,能立在這朝堂之上,又有哪一個是愚人?
恐怕其中不乏精明奸滑之人,又豈會不知道皇上絕非昏君,豈會不知道皇上有辦法解決?
但他們卻不得不出面阻攔。
因為,他們是臣子,是忠臣,他們被禮教忠誠二字死死的束縛。
皇上公然如此驚世駭俗,挑戰天地人倫,青雲海域天下幹千萬萬的百姓心裡都知道遵人倫,懂禮教,知道德。
皇上娶郡主為妻,這不僅僅是對浩國,對整個青雲海域上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衝擊、荒誕、錯誤。
既然是荒誕錯誤,百姓自然會反對,這是肯定、必然的,是人之常情,也是民心所向。這民情和民心的力量自然而然的落在了這些朝堂官員身上。
他們如果不跳出來冒死諫言,他們過不了百姓那道關,也過不了他們自己身為臣子的盡忠二字。
如果明知道是錯的,都不阻止,那天下百姓如何看待他們?他們在百姓心裡就成為昏庸、奸佞之臣。
皇上可以不在乎天下百姓如何看待他這個帝王。
但這滿朝守著禮數二字的群臣們,又怎麼可能做到不在乎?
所以,哪怕是死,他們也會守著那所謂的死得其所,以忠諫之名留傳千古,而不敢以奸佞之名承受世人的指責和唾棄。
這世上,真正勇敢的人,畢竟不多啊!
軒轅硯眯眼看著底下一群人,冷冷的道:“諸位愛卿是在逼朕?”
跪在底下每個人的身子都微不可見的顫抖了一下。
諸葛峰心中一抖,但這件事確實事關重大,容不得他不出聲,就算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