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見身前身後已是烏壓壓跪了一地,圓睜了一雙虎眼,對著地上的將士怒叫道:“你們都看見了,這個逆子居然為了一個女人連性命都不要,日後保不準就要弒君殺父。我若不殺了周小花,只怕我大宋宗室永無寧日。”
將士們聽了,個個噤若寒蟬,一聲也不敢言語,二人正僵持不下,只聽小花在趙德昌身後說道:“小王爺,我是自願嫁給你父王,請你不要再管了。”
趙德昌搖頭如鼓,大叫道:“周姑娘,我知你是為了金陵城的百姓。只是此事全都因我而起,你若要嫁給我父王,我今日便只能以死謝罪。”
趙光義聽了,氣得是面如金紙,啊呀呀大叫三聲,扔了手中彎弓,搶了一把鋼刀在手,疾步上前,一刀就要向小花劈了下去,趙德昌見了,趕緊轉過身子,擋在了刀口下,趙光義見了,手中的鋼刀不由自主地頓了一頓,正猶疑間,只聽遠處傳來一聲奸細的高叫:“王爺,聖上有旨,刀下留人。”
【這一卷終於他**的寫完了,很多情節過的很快,本來可以寫成兩卷,只所以會拼命壓縮,兩個原因,一是趕進度,不想再廢話;二是不想寫,對於太虐的情節我通常非常容易心軟,而且我也不想那種很負面的情緒老是糾纏我,影響我,干擾到我的正常生活,所以沒有去仔細刻畫描繪。這一卷我也基本沒做什麼修改和調整,寫了就寫了,大家勉強看一下,就當知道是怎麼回事好了。
寫到這裡,本書終於完成了大半(其實情節只完成了一半,但我會盡可能把剩下的字數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再努力一把,還是有寫完的希望。其實到目前為止,遺憾不少,因為很多情節受制於自己的能力、心情和字數沒有展開,都屬於點到即止,這也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本書還是應該單純點好,只是我剛開始規劃這個故事的時候,將框架鋪得太開了,若要收手,心中說不服自己,只能一路這樣寫下去了。
這一卷後半部分感情交代得的確不夠仔細清楚,也許有讀者會覺得比較突兀,但是我前面十幾卷實際上都在感情和認知上做了鋪墊,我昨天本來還長篇大論寫了一段話來闡明自己的創作意圖,考慮再三還是沒有釋出,因為書寫出來了,怎麼看是讀者的事情,如果讀者沒有看出來,實際上就是你沒有寫出來,你有多好的觀點都於事無補,所以也沒什麼好爭辯的。
但是我還是會說的,就是大結局的時候,呵呵,不吐不快啊。
下捲開始,風格會改變,這本書號為言情,實際上也沒怎麼言情,所以後半部分會盡力彌補過來。由於是練筆之作,有什麼寫什麼,儘可能鋪展開來,風格雜糅在所難免,不求最好,只求無愧於心。】
第十四卷 天涯何處 1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0…9…16 9:10:06 本章字數:4610
宋將們聽了,一個個如蒙大赦,上前將趙光義死死攔住,只見一個公公急趕慢趕,氣喘吁吁地奔到趙光義身前,說道:“王王爺,聖聖上有旨,請王爺跪地接旨。”
趙光義回頭狠狠瞪了趙德昌一眼,方才跪倒在了地上,那公公抹了抹臉上的汗珠兒,展開手中的黃絹,聲嘶力竭地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孤得知宋軍在金陵城外大肆燒殺搶掠,屠戮無辜,心甚不安,嚴令皇弟趙光義重整軍紀,不得失了民心,接旨之日起便與南唐城下議和。孤還得知唐人已獻出周後之妹,此女溫婉端方,才德兼備,孤甚喜之,襄王趙德昌破唐有功,欽點周氏小花為襄王妃,即日完婚,欽此!”
趙光義跪在地上,心中只是恨恨不已,那公公頓了半日,見他不肯起身,囁嚅道:“王爺,你還是先接旨吧。”
趙光義這才站起身來,勉強說道:“臣領旨。”
趙德昌聽了這道聖旨,卻是傻在了地上,半日也回不過神來,一個白袍老者從眾人身後慢慢走了出來,低聲道:“昌兒,你還不快快叩謝皇恩,周姑娘如今已是襄王妃,你父王定不會再責罰於她。王爺,恭喜王爺能得此佳媳,真是可喜可賀。”
趙德昌好似如夢初醒一般,見趙光義手裡捧了皇旨只是對著自己怒目相向,忙在地上叩首道:“臣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光義冷冷哼了一聲,背過身去,對那白袍老者說道:“太傅,莫非此事是你奏報了聖上?我知你與昌兒情同父子,只是那周小花心如蛇蠍,連你都中了她的毒箭,你就不怕他害了昌兒?”
風伯仲淡淡說道:“王爺何出此言,昌兒心繫司徒小姐,皇上早已深知,如今就連皇上也肯成人之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