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等級低的人。不像現在,一個股級的稅務官員,很可能吃穿度用,比一個廳局級的*幹部都要好上一千倍,出門,也威風一千倍。同樣,今日做領導的,雖然物質上的好處高過過去一萬倍不止,但在整治下屬方面,卻有了遺憾,過去要扁則扁,要方則方的地方,現在有了侷限,某些下屬,整極了可以逃之夭夭,下海掙錢,一樣能活,不像過去,可以發到鄉下,可以不給飯票,還可以打成反革命、右派,或者諸如此類的“不恥於人類的狗屎堆”,一毀,就毀人一家子一輩子。過去給領導提意見,二話沒有,就是右派,現在領導把發狠,發手機簡訊“誹謗”自己的人抓到局子裡,一不小心風聲走露,自家的烏紗帽居然會有危險。

因此,說今不如昔者,其實也有道理,不是簡單地揣著明白裝糊塗。跟著起鬨的,多半心裡有氣,這也難免,因為特權也罷,大權也罷,權力還是橫著使,每時每刻都在傷人。被傷著的,不懂歷史(這是我們國家教育的特色),難免受到特權懷舊者的蠱惑,覺得過去實在是天堂。他們不知道,真要把他們扔到過去,這些人也無非是給金字塔墊底的。

過去的好日子,現在還有兩個古董式的樣板,有一個好像不想當樣板了,還剩下一個,建議國家組織各色懷舊者,抓緊時間,去參觀一下,免得以後看不到了,大家都遺憾。

。 想看書來

大理帥府

在鬧長毛的時候,中國最有名的人,是洪秀全,而與此同時,在大理這個地方,最有名的人,是杜文秀。這是兩個造反頭子,一大,一小,小的自然是杜文秀,杜文秀據說還一度奉過太平天國的旗號,當然,跟當時大大小小遍地起鬨扯旗造反的團伙一樣,這不過是借勢的空名頭。苦命天子咸豐的天下,遍地烽煙,杜文秀是其中較大的一股。洪秀全和杜文秀這兩個造反頭子,經歷倒有幾分相似,都是讀書人出身,喜歡舞文弄墨,杜文秀比洪秀全要強一點,已經考上了秀才,在當地是算個鄉紳,從留下的文字看,雖然都有八股味道,但杜文秀似乎比洪秀全要略勝一籌,至少引經據典多一點,拽文的時候,文理尚通。

據史料記載,杜的父親是回民,母親是漢人,考秀才時,受到典試的學政賞識,要他改回歸漢,由父楊改姓母姓杜,他和父親都能欣然接受,說明他和他的家族,跟清政府有相當的親和度,這樣一個鄉紳,最後變成造反的大元帥,顯然當地愈演愈烈的回漢衝突有關,也跟太平天國起義後,天下大亂,地方豪強(包括回民豪強)趁機起事割據有關。在太平天國大鬧起來之前,即便回漢衝突已經波及到了自己家裡,杜文秀還是選擇逐級上控,最後赴京告御狀這種體制內的解決方式。最先起事者,其實並沒有他在內。

杜文秀起義,在中國近代史教科書裡,一向佔有相當的地位,不過,即使在大理,現在的人們,幾乎已經快把這位大人物忘了,當地的旅遊路線上,顯然沒有像武昌那樣,把辛亥首義的軍政府作為重點推薦的地點,幾乎沒有一個旅遊團的導遊,會給遊客介紹去看當年起義的遺蹟。其實,杜文秀帥府地處大理古城的顯眼地帶,卻門前冷落車馬稀,我在裡面泡了一個上午,只見到兩個遊人,而且還來看古代陶俑的藝術人(元帥府也是大理博物館),對杜文秀一無所聞。

杜文秀的元帥府很氣派,在杜文秀打下大理之前,是雲南提督的衙門,就像洪秀全的天王府,是兩江總督衙門一樣,以現在僅存的衙門,其規格建制略小於現存於保定的直隸總督府,但顯然要華麗得多。不知是杜文秀佔了窩子之後加以改建了,還是大理這個地方的人善用磚石,喜歡雕飾,房子本來就修的漂亮。

當年的元帥府,現在的博物館,有一個展室是給杜文秀及其起義的。不過,看來杜文秀的起義,留下的文物不多,無非幾把長刀、三股叉,兩門土炮,到底是不是義軍用過的,其實很難說,其中至少有一柄大關刀,估計是關帝廟的舊物,是泥胎周倉手裡的傢伙,跟起義軍肯定關係不大,大刀不僅沉的嚇人,而且壓根沒有刃口,刀刃比一般的刀背還厚。杜文秀義軍,號稱白旗軍,但展室裡連一面白旗都沒有。但有意思的是,展室裡,杜文秀留下的文書倒是蠻多的。一般來講,紙製的文物,儲存最難,但大理有關杜文秀的親筆書信、文稿,講演記錄,卻相當多。這些文物,在我看來,真的假的都有,有些假貨,幾乎一眼就能看出來。展品中一個名為杜文秀在“民情訪查隊”出發時的講話的檔案,上面居然有“帝制已除”,“清朝殘餘勢力”,“土豪劣紳”等等民國時才會有的提法,而且通篇講話,全然現代人口吻。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