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 第五章

《暴君的棺材板按不住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新來的老師是禮部侍郎傅瀚,傅體齋,是天順八年的進士,如今已年過花甲,不單寫得一手好詩文,還有一筆好字,最喜王右軍書法,頗有魏晉之風,自弘治帝繼位以來從太常寺到禮部任職,一直是經筵侍講,在《禮》學上的造詣,當朱厚照的老師自是綽綽有餘。

只是當初朱厚照學《禮》時,壓根就沒上過心,就算沒逃課,人在課堂也是心在校場,縱有過人天資,仍是不學無禮,結果就成了後人口中的暴君。

這次重生回來,既然回到六歲半,這該學的東西,朱厚照倒是沒打算逃避,反正身有金手指,還能怕背書?

然後,御書房的小太監們就給他搬來了一屋子的書。

《周禮》有四萬五千多字,大儒註解本十一套約五十餘萬字。

《禮記》全文近十萬字,註解類上百種,傅瀚精選了五套也有百萬字。

《儀禮》五萬六千多字,注本雖然不多,可內容繁複瑣碎,是最讓朱厚照頭疼的一本。

好歹周禮裡的官制和禮記裡的王制都是他後來在其他小世界修煉時重新學過的內容,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儀禮裡的各種規矩,就只能完全靠死記硬背了。

傅瀚學識廣博,談吐不俗,對書中典故註解信手拈來,言辭頗為風趣活潑,顯然是針對朱厚照的性子做過研究,特地改變了講課方式,避免讓這個小學生一進門就產生厭學情緒。

弘治帝雖說要太子先背會《禮記》,可他也明白,高標準不等於要嚴要求,對於現在的太子而言,能讀通《禮記》就已經不錯,畢竟大明朝的科舉取仕,都是以四書五經命題,時務策論為主,身為太子,不用參加科舉考試,但若是連最基本的四書五經都不熟,那最後出題問策就得完全交付給主考官,可以稱得上是“昏君”了。

朱厚照背書背得頭暈眼花之時,聽傅瀚說起前朝宋高宗就被奸相秦檜把持朝政,連科舉取仕都不能自己做主,大詩人陸游考試第一,結果卻被秦檜的孫子頂下來……

科舉舞弊啊!哪朝哪代沒有呢?

他腦中忽然有一道亮光閃過,頓時明悟:原來我穿越回弘治十一年,是為了給自己洗白那個毀人前途的罪名——千古風流才子唐伯虎,就是今年南直隸的鄉試第一名解元呢。

到明年春闈,就是唐伯虎遇到徐涇,捲入科舉弊案,斷送仕途的時候。

當年的他這時候還在惦記著貢品裡的一對白鶴,逃課去抓鳥時,還被傅瀚逮到,上書給弘治帝痛斥了一番,生生拆了他在御花園裡新建的百鳥居。

想起來就十分心痛。

其實從弘治帝到朱厚照,都十分喜歡養動物,只不過弘治帝克己守禮,仁厚簡樸,只是將各地進貢來的珍稀鳥獸養在御花園,而不似朱厚照那樣,特地建了豹房,連老虎豹子等猛獸都養了起來。

弘治帝尤其喜歡養鳥,當年他幼時被宮女太監們藏在夾巷中養大,小黑屋不見天日,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地送點吃的給他,生怕被萬貴妃發現。從小在孤寂黑暗中長大的孩子,那時唯一的朋友就是一隻小鳥,飢寒交迫都不忘與它分享那點殘羹冷炙,可等他與父皇相認成為太子後,昔日的小鳥卻已消失無蹤。

朱厚照原本還打算馴養這對白鶴,給父皇做壽禮,取個仙鶴延年的好兆頭。

結果卻被傅瀚一通怒罵,指著他奢侈貪玩,浪費糧食,揮霍百姓血汗,消耗民力,鋪張浪費……

弘治帝自是虛懷納諫,取消了各地進獻“祥瑞”動物的習俗,放生了園中鳥獸,還自罰削減衣食開支,連帶著皇后和太子的開支也跟著減了三成。

當年的朱厚照對此氣得一蹦三尺高,自此拒絕上傅瀚的禮學課程,故意氣跑了這位老師不說,還在繼位後大修豹房,簡直就是大寫的叛逆期中二行為。

現在回頭想想都有點羞恥感……朱厚照甩甩頭,那是過去的他,不是現在的他,反正從現在開始,他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好學生,就算現在不能去圍觀唐伯虎考解元,明年也可以在會試時見識一下這位大才子,替父皇和自己洗白一回。

“聽說南直隸人才輩出,下月鄉試秋闈,一定很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