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棺材板按不住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說起楊慎父子,朱厚照還真是覺得他們老朱家,尤其是堂弟朱厚熜,著實對不起這兩人。
且不說楊廷和一生勞碌,兢兢業業,在朱厚照跟著系統帶元寶離開這個世界後,扛起那個爛攤子,和張太后一起選擇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繼位,也算是有擁立之功,結果卻落得一個被貶回鄉,連楊慎都因“大禮議”之爭被三次廷仗,險死還生後,充軍雲南三十年,終身不得赦免還鄉,最後病死他鄉,一生最好的光陰,都被關在了南荒瘴癘之地,平白浪費了滿腹才華。
追其根源,都是因為朱厚照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沒有留下後繼之人,加上朱厚熜和楊廷和他們始終爭執的,也是那一個“孝”字。
其實作為穿越了那麼多無限流小世界的朱厚照來說,對皇位和繼承人並沒有那麼大的執念,當年對他來說,該打的仗打了,該平的亂平了,文治武功,能玩得都玩遍了,唯獨放不小的就是小豹子元寶。
那是他一手養大,從眼都沒睜開的小奶豹一直養成站起身就有半人高,一巴掌能拍翻奔馬的猛獸,就算不會說人話,也是對他最忠心貼心毫無所求全心依賴的一個。
所以當那個天外飛仙般的系統告訴他,只要去無限流做任務,就能讓壽命已終的元寶續命,甚至在修仙世界可以讓它開智修煉成人,朱厚照就毫不猶豫地帶著元寶跳湖離開。
別人以為他是去水中撈月,誰知道他卻由此走向星辰大海,看遍萬千世界。
後悔說不上,歉疚卻是難免。
對父皇,對母后,對自己娶回來卻一直沒好好對待過的皇后,還有那些曾經對他寄予厚望的大臣們……
所以後世就算被黑出翔說他是暴君,他氣歸氣,也沒想過拿那些黑子開刀,倒是貼上了自己的積分回來,就是想洗白……
好吧,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彌補一些過失,就——
從小羊同學開始吧!
“什麼?太子……要大郎進宮伴讀?”
楊廷和這幾日都在準備順天鄉試之事,自從被點了鄉試主考官之後,他就閉門謝客,卻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宮中來。
作為東宮侍讀,沒有人比他更瞭解小太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天資聰穎,這是沒得說,學什麼都快,可就是不專心。
三心二意不說,好奇心還特別強。無論學什麼,能保持一炷香的注意力就算不錯了,一聽就會轉頭就想玩別的,不願意專心練字讀書,一有作業就逃課,交上來的作業十之八九都是身邊內侍們代寫的。
從他三歲開蒙後,他身邊的太監們都跟著讀書寫字,學識見長,連那原本四十出頭的老太監劉瑾,都跟著開始讀書認字,靠著模仿太子筆跡最相似的特長,混成了太子身邊的紅人。
作為小太子的老師,他能看不出來?
可那又能怎樣?
他委婉地向弘治帝進諫,可弘治帝卻感慨地說,他幼年時被困於冷宮之中,提心吊膽,從未有一日快活,而如今兩個兒子又有一個夭折,僅剩下太子一根獨苗,自是想他能快活成長,何況太子年紀尚幼,貪玩一點,也不算什麼大錯。
好吧,皇帝不急,他這個當老師的,急也沒用。
唯一希望的,是能在太子感興趣的時候,多講一點為君之道。作為一國之君,不必精通四書五經,但至少要會用人容人,如弘治帝般寬厚仁慈,對天下百姓心懷悲憫,才是他們做臣子之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大明內閣體制完善,閣臣靠譜的時候,皇帝當個橡皮圖章不搗亂,反而是件好事。
就怕那種明明不懂,還專權獨斷,寵幸佞臣,忠言逆耳的皇帝做上司,再能幹的大臣也無法施展抱負。
可他沒想到,太子居然會親自請陛下傳旨,召他的長子楊慎入宮伴讀。
他家大兒自幼聰穎過人,好學不倦,有京城第一神童之稱。他當時怕兒子年少輕狂,被讚譽捧殺,淪為仲永之流,便讓他在家中讀書,少與外界往來。尤其是從太子開蒙之後,弘治帝選伴讀之際,他就以自己是東宮侍讀的理由避嫌,未讓兒子進宮。
可沒想到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太子不知